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小编:fanxinxin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8日
内容导读: 随着不少高校学费“涨”声不断,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标准也随之调高。去年,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标准由每人每年不超过6000元,调整为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不超过8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不超过1.2万元。
改变命运的助学贷款勿留污点
随着不少高校学费“涨”声不断,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标准也随之调高。去年,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标准由每人每年不超过6000元,调整为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不超过8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不超过1.2万元。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十几年来,已帮助成千上万家庭经济困难学子圆了大学梦。随着今年还贷高峰期到来,大学毕业生拖欠助学贷款的情况再次频遭曝光,部分地区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居高不下,凸显出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之困境。如何构建完善的信用体系、破解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如何让青年学子增强诚信意识、珍视自己的“经济身份证”?对此,《法制日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助学贷款改变命运
“如果没有这笔贷款,我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将会怎样。”来自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一农村的海南大学大四学生小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出对国家助学贷款的敬意和感激。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小李在大学4年期间共申请了两万余元国家助学贷款。如今,即将完成本科学业的他正面临着就业选择。
记者采访了解到,国家助学贷款有国家助学和生源地助学两类,主要用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等,以往最高每年不超过6000元。2014年7月,国家将标准调整为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不超过8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不超过1.2万元。
据国家开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政府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开行从2005年开始办理助学贷款业务,截至去年已覆盖全国25个省份,近2000个县区,约3000所院校,已累计发放助学贷款超过500亿元,支持学生上千万人次。其中,超过80%的贷款发放至19个欠发达的中西部省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只要能够出具父母低保证、残疾证等证明,或乡镇政府盖章的证明,都能申领到助学贷款,基本实现了“应贷尽贷”。
据了解,根据我国2002年制定的助学贷款标准和政策,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经济困难学生申请贷款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的20%。
部分学霸沦为老赖
然而,“好借好还”的美德在部分大学毕业生身上并未得到传承。据介绍,截至2014年3月底,国开行助学贷款逾期本息达1.6亿元。目前,2015年度助学贷款也逐渐进入还款高峰期。
据了解,国家助学贷款实行的是财政贴息办法,即学生在校期间不用支付利息,全部由财政贴息。毕业后一至两年内,学生自行决定是否还款,并支付利息。2004年,教育部延长还款时限,规定6年内还清。
记者调查发现,还款情况不容乐观,全国各地还款情况参差不齐。有的地区还款情况较好,如安徽省近两年来无一例恶意拖欠还款案,近6年的数据显示,国开行在安徽发放的助学贷款本息回收率也始终保持在90%以上。
而西南某省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2月底,该省国家助学贷款学生自付本息到期4359万元,实际回收3291万元,未按时归还金额1068万元,违约率达24%。其中,高校助学贷款当期本息未按时归还、违约率在40%以上的高校有24所,7所高校的违约率超过80%;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违约率超过15%的县有18个。
据报道,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有关负责人曾表示,从农业银行上海分行的数据分析,相较于其他贷款品种,助学贷款还款违约率最高,至2013年违约率约为8%,而2007年最高,曾达20%左右。农行上海五角场支行是对口杨浦区12所高校的助学贷款办理点之一,10多年来发放助学贷款7.7万笔,总额近4亿元。但在该行所有个人贷款业务中,助学贷款的不良率始终稳居第一。2008年,该行助学贷款的不良率曾一度达到15%,采取干预措施后,这一数字才逐年回落,2014年7月到达3.5%的历史最低水平,但相比个贷不良率0.6%的平均水平,这一数字还是偏高。
欠贷引起的诉讼案件也不在少数。据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通报,近年来个人助学贷款纠纷案呈上升趋势,仅2014年1月到7月该院就受理助学贷款纠纷案件770起。据介绍,杨浦区内有复旦、同济、财大等多所名校,拖欠助学贷款的老赖中有不少都曾是名校学霸。
欠贷不还主因有三
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是高素质人才,为什么一些地区大学毕业生还贷率偏低?是什么原因导致部分大学毕业生恶意违约?
记者调查发现,大学毕业生拖欠还款主要有三个原因:无力还款、对贷款政策不了解和恶意欠款。其中,无力还款主要是因为就业问题,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有的一时找不到工作,没有收入,有的工资不高,或收入不稳定。
记者就助学贷款还款问题算了笔账,以在校4年贷两万元为例,年利率按7%计算,利息一年要还1400元。钱看似不多,但对贫困家庭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刚
毕业的学生如果没找到工作,难以承受。
“我现在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扣除每月800元房租,1500元左右的生活费及其他开销,基本没有多余的钱。助学信用贷款帮了我,我也绝不会不讲信用,只要有能力就会尽快还钱。”刚走出校门没多久的小王这样解释。
也有一些学生是因为对贷款政策不了解而导致糊涂忘还。海南师范大学毕业生郑某在读大学时向银行借了助学贷款,毕业后便“失联”。若干年后,当他通过网络看到自己已成为被告人时,才一下子想起助学贷款这档子事。虽然郑某立即将全部欠款一并结清,但其个人诚信记录上的“污点”难以彻底消除。
记者采访中发现,还有部分毕业生还贷意识淡薄,甚至恶意拖欠。某高校刘某大学期间申请了4000余元助学贷款。毕业后,银行、学校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多次提醒他按时还款,但他一直找理由推脱不还,后来干脆直接说“就不还”。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刘某早已工作并购置房产。
事实上,银行在催账过程中常常会碰到这样的“钉子户”。发贷银行普遍认为,国家助学贷款在管理上的最大难题就是学生毕业后的还款问题。
设立档案倒逼诚信
专家认为,国家助学贷款之所以存在如此高的违约率原因有多个方面,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大学生就业初期还款能力弱,但最本质的原因是个人信用制度不健全。
对此,全国各地教育部门、高校、银行等联手,加大诚信知识宣传,提高服务水平,同时加强诚信教育,提高学生诚信意识。近年来,海南省、贵州省等省份除组织相关高校大学生进行诚信签名、讲座、演讲、知识竞赛、情景剧等活动,还设计了相关诚信知识题,学生入学时,需通过网络答题达到一定分数,才能申请助学贷款。
记者采访了一些教育工作者和有关专家,他们认为,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个人信用记录是居民的“经济身份证”,提高大学毕业生的诚信意识,不仅需要加强诚信教育,同时还需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档案或个人信用记录建设,设置诚信黑名单,完善失信惩罚机制,让违约代价看得见。
毕竟,诚信只是道德层面的范畴,而信用是法律层面的概念,光提倡诚信还不够,必须让年轻学子们意识到信用受损的危害性。诚信上失分只会受到道德谴责,但信用一旦受损,就需要面对法律的惩治,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
业内人士表示,法律惩治恶意欠款,还需要高校担负起责任来。学校应当做好档案记录以及与金融机构的信息交换工作,在第一时间将借款学生学籍变动信息告知银行,并将其贷款情况载入学生个人档案。而作为银行,要加强贷后监管工作,对贷款学生的学籍情况,要及时跟踪,尤其是对临近毕业的贷款学生,应主动与所在学校取得联系,掌握其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及时督促贷款学生尽快办理归还贷款的确认手续,必要时可以通过法院诉讼,确保金融债权实现。
目前,广东、甘肃、贵州等省份已进行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任职记录、助学贷款记录以及奖惩情况等信息都将记录在档,毕业后档案锁定,随个人就业流转到用人单位。若发生论文抄袭、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等失信行为,将影响其求职、信贷、保险等。
社会学专家认为,我国的信用体系也在逐步建设中,未来应在全国统一设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完善大学生个人信用体系,并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同时,对无力还款的学生要在一定程度上放松还款政策,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让毕业生逐渐具备偿还能力。对恶意欠款的学生则要增加违约成本,加大处罚力度,倒逼诚信建设,让其珍视个体“经济身份证”。
我爱卡(www.51credit.com) 是,银行授权信用卡申请合作网站,安全、便捷、高效!申请信用卡请访问我爱卡网在线申请通道://cc.51credit.com/
更多信用卡优惠、服务信息尽在我爱卡客户端 猛戳//www.51credit.com/phone.html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