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小编:赵冉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6日
内容导读: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变化并不能涵盖民生银行小微金融的全部,因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并不仅仅是小微企业贷款。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变化并不能涵盖民生银行小微金融的全部,因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并不仅仅是小微企业贷款。小微企业缺的并不仅仅是贷款,只有30%的小微企业有贷款需求,绝大多数小微企业缺的是金融服务,这是民生银行深入调查后的重大发现。这一发现,让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更坚定了提升小微金融服务的信心。
过去几年来,董文标每年都会花上几个月的时间到基层调研,调研的主体就是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他要走几十家乃至上百家支行,和支行行长、客户经理以及客户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每每听到支行行长和客户经理抱怨,他们辛辛苦苦营销来的客户,都被银行同业以更低的利率加上更高的额度抢走了的时候,他都会说:你的商业模式不对。当慢牛资本公司董事长张化桥在对自己的小贷公司面对的贷款需求不足而感到费解时,董文标也告诉他:你的商业模式不对!他经常提到的一个类比是:你的金融服务如果像手表行业的百达翡丽,你还害怕竞争,还害怕对手抢你的客户?!因此,从2011年6月末到现在,民生银行小微金融服务就是通过深入推进小微金融2.0提升版,致力于商业模式的创新,致力于打造小微金融服务的“百达翡丽”。
2011年6月末,在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2000亿元之际,民生银行同时宣布,正式推出小微金融服务2.0提升版,从小微企业贷款转向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与2009年2月最早推出的小微企业贷款“商贷通”相比,小微金融2.0提升版从5个方面作出重大提升:一是全面拓展服务范围;二是进一步主动提高保证、信用等非抵押方式在贷款结构中的比重;三是改进授信定价体系;四是加强售后服务;五是优化运营模式。
用董文标的话讲,小微金融1.0与2.0的最大差别就是从小微贷款到小微金融服务。2009年2月民生银行进军小微金融服务之初,其主打是贷款产品“商贷通”,为小微企业提供单笔不超过500万元,平均150万元左右的贷款,主要采取了抵押和强担保的方式;在贷款对象中,散单又占了绝大多数;小微客户几乎全部是贷款客户。到了2012年12月末,这种状况已经有了根本性改变:3000亿元贷款余额中,弱担保和信用贷款的比重持续提升,非抵押贷款的比例已经达到59%,告别了抵押物崇拜。2012年,民生银行明确把控制散单率作为衡量小微金融业绩的一项指标,严格控制新的散单增加,新增客户中,基本上都是围绕“一圈一链”----商圈和产业链进行开发。
据民生银行行长助理林云山介绍,到2012年12月,散单的占比已经从最高时的90%以上下降到了不足40%,通过批量营销、批量操作,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全行小微企业客户快速增加,到12月末已经达到99.2万户,较2012年初新增100%以上,其中无贷户占了绝大多数,这意味着更多的小微企业客户接受的是民生银行的金融服务而非贷款。
与小微企业客户数的快速增加相适应,民生银行小微企业结算量也在快速增加。2012年,民生银行小微企业结算量快速增加,结算产品“乐收银”机具数达到31万台,小微企业全年的资金结算量达到1.48万亿元。事实上,仅仅发放小微贷款,小微企业金融将面临着巨大的存款来源缺口,这将对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带来艰巨挑战。民生银行通过大力开展小微企业资金结算实现了不少存款派生,极大地缓解了存款压力。
民生银行零售银行部总经理赵志敏表示,2012年,小微企业带来的存款增量已经和贷款增量相差无几,这极大地缓解了民生银行开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所面临的存款来源压力,向着自身可持续的小微金融服务迈进。同时,有了结算的资金来源,民生银行既可以监控客户的资金动向,更好地管理信贷风险,也可以根据结算量的大小适度降低贷款利率,进一步减轻小微企业的财务负担。
从小微金融1.0版到2.0版,这些数字的变化都是结果而非原因,实现这些结果,民生银行小微金融有两个抓手:小微企业城市商业合作社和小微金融专业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