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编:赵冉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1日
内容导读: 多年前,阿里巴巴尚是一棵柔弱树苗的时候,它期望拉着银行的大手来为自己增色。而银行则看重了阿里巴巴手中的交易信息,可以大大降低自己的风险成本。两者一拍即合,高调合作。
多年前,阿里巴巴尚是一棵柔弱树苗的时候,它期望拉着银行的大手来为自己增色。而银行则看重了阿里巴巴手中的交易信息,可以大大降低自己的风险成本。两者一拍即合,高调合作。
其时,建行、工行从阿里巴巴处获得众多信用良好、交易活跃、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名单,放贷变得轻松愉快;阿里巴巴也借银行的招牌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为台上企业提供了超值的服务。
然而,阿里巴巴不再满意于银行循规蹈矩的路子,也不再满足于做中介的角色,遂要求在信贷之中分得一杯羹。这显然触了银行的“逆鳞”。分手毫无悬念。
这个结果让银行深受刺激。这种刺激除了源于阿里巴巴前恭后倨的态度,更源于它“非分要求”背后那无可辩驳的理由:阿里巴巴掌握的企业信息已经具有核心价值,尤其是在这个征信体系不健全的社会里。同时,马云的豪言回荡在银行界:“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改变银行。”
如今,阿里巴巴自立门户,拥有了自己的金融部门,并成功为近13万家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贷款总额已超过260亿元,单日获息超过100万元。有分析师据此认为,一旦政策放开,马云或许真能重塑中国银行业,至少会造成冲击。
作为对此种刺激的回应,建设银行开始做善融商务。
建设银行显然不认同这种颇具八卦色彩的恩怨说。该行副行长庞秀生明确表示,建行涉水电子商务不是因为阿里巴巴,而是受未来趋势所使。
此言或非虚。各家银行齐刷刷突入电商,实乃大数据背景下的顺势之选。银行界逐渐认识到,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互联网经济创新打开了另一道大门,银行必须抓住这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