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财经》 小编:相里诗卉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1日
内容导读: 2013年对于被暴利浸泡的中国商业银行们而言,也许坏消息将更多,利润将大幅收缩,而不良贷款将持续攀升。
2013年对于被暴利浸泡的中国商业银行们而言,也许坏消息将更多,利润将大幅收缩,而不良贷款将持续攀升。
2012年11月,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788亿元,已经连续4个季度反弹;不良贷款率升至0.95%,比前两个季度高出0.01个百分点。这显示在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银行的资产质量也持续承压,也彻底终结了中国银行(2.93,-0.01,-0.34%)业在暴利的同时,不良贷款呈现“双降”的局面。
按照经济学、金融学的一般规律,只要银行信贷相对于实体经济的增长过于扩张,在潮水退去之后,必然会留下大量的不良资产,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是一条颠扑不破的规律,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史也早已为此做了注脚。
中国不良贷款增加的第一个高峰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经济如一匹脱缰的野马,银行信贷更是如水银泻地,银行信贷人员到处找人贷款,物价飞涨。时任总理朱镕基执政后开始用狠手痛治通胀,银行的不良资产马上就出现了。
第二个高峰是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经济大衰退造成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急剧上升至20%以上,这就是四大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产生的背景。
而2008年的华尔街金融危机,与此何其相似。为此,中国政府祭出4万亿元刺激计划。当年中国商业银行新增信贷达10万亿元以上,创历史最高纪录,各地方政府设立的地方融资平台从银行中套取的信贷达10多万亿元之巨,此后监管层多方努力灭火,最后只能用时间换空间,将预期贷款进行展期。
但到了2012年,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被发改委管理的企业债券接替,这一年企业债券爆发性增长,风险开始酝酿,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更把这个伤疤遮蔽。
但是,政府对所有债务的这种担保,形成了中国金融市场上一道奇观,叫做“刚性兑付”,这其实是将风险无限往后移,尽管很符合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总体思路,但是在金融市场上却扭曲了市场预期,鼓励了盲目投资,很多人总认为自己不是最后一个傻瓜,到风险不得不暴露的时候,其破坏力将是毁灭性的。
目前,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上涨最快的是江浙地区,上涨最多的企业是中小企业,上涨最厉害的行业是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按照不良率排序,不良率较高的行业依次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房地产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一般而言,不良贷款率的变化滞后于经济运行3~6个月,目前不良贷款分布情况恰好验证了前期经济形势。2012年上半年,国内经济下行、外部需求不足、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导致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增速放缓;房地产行业近年来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资金链普遍紧张;随着经济刺激政策逐步退出,电力、交通运输等行业发展速度明显放缓。
尽管政府出台的一些保增长措施使钢铁、煤炭、电力、建材和房地产等行业有温和复苏迹象,但是,2012年的企业困境必将在2013年的银行不良贷款中反映出来,因此,2013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将上涨,并最终突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