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证券报 小编:赵冉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08日
内容导读: 从2012年下半年起,商业银行体系对信托计划、银行理财的投融资双方的规范,逐渐成了监管主旋律,其结果是所谓的“银信合作”越来越难,商业银行不得不寻求新的手段来解决“表内贷款表外化”的需求。
从2012年下半年起,商业银行体系对信托计划、银行理财的投融资双方的规范,逐渐成了监管主旋律,其结果是所谓的“银信合作”越来越难,商业银行不得不寻求新的手段来解决“表内贷款表外化”的需求。期间,恰逢券商创新之年,高举创新业务的中国证券业在某种意义上,接下了这种“表外化”需求的接力棒,开始通过“银证合作”证券化的手段放大金融杠杆、进行实体经济融资服务。很多人不禁担忧,这种资产证券化对信用掉期操作,不就是美国次贷危机的路数,会不会孕育着巨大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呢?
应该说,资产证券化是大势所趋,但是系统性风险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从正面上说,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高度----如果说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主要靠“增量资产货币化”,那么,未来三十年中国要想持续发展,经济要上一个新台阶,必须要靠“存量资产证券化”,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来提高经济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说,券商全力推进以信用掉期为核心的证券化业务,无可非议。
但是,中国资本市彻没有解决“利率市朝”的问题,利率衍生品缺失,融资市场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银行间拆借,对信用风险的全国交易定价更是远未开始尝试。如果首先让各个地方的金融交易市场开展资产证券化交易,流动性问题会让短期风险集中爆发。
雪上加霜的是投融资双方的不成熟。投资者对于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风险意识,远没有达到合格的水平----无论是股票市场的股民,还是商业银行的老储户,头脑中并没有风险收益相匹配的意识,一旦投资影子银行体系的产品,本金受到侵蚀,必然“揭竿而起”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
这种投资者风险意识淡薄的现状,就要求资产证券化的发起者对于风险控制特别小心。可惜,2013年的资产管理市场宛若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代”,任何好的资产证券化生意往往被几家争抢,对市场份额的渴望,使得杀红了眼的券商和理财机构,只能通过压低利率把信用风险往自己身上大包大揽。难怪很多人预言,2013年将有多家信托、小贷机构本金受损,乃至资不抵债而破产。
其实,当今的世界经济,一个金融机构破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对于正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国却尤为艰难。但愿这种熊皮特式的“破坏式建设”能让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更加成熟,2013年的风险临界点是一个向更加广阔未来迈进的崭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