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证券报 小编:赵冉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08日
内容导读: 展望2013年的中国经济,最值得担忧的是雾里看花般的影子银行体系。随着金融监管的变化,各地的影子银行融资正在向风险临界点发展,金融杠杆的放大伴随着市场参与者的不成熟,使得宏观经济面临着系统性风险。
展望2013年的中国经济,最值得担忧的是雾里看花般的影子银行体系。随着金融监管的变化,各地的影子银行融资正在向风险临界点发展,金融杠杆的放大伴随着市场参与者的不成熟,使得宏观经济面临着系统性风险。
不同于美国的影子银行体系,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中资本市场的资产证券化规模一直没有显著放大,反倒是以民间融资组织、银行理财计划、集合信托计划为主,其本质是对商业银行巨大存量、发展速度受限的表内贷款“表外化”的过程。这种特征是和中国金融体系一直严重依赖商业银行贷款分不开的。对中央监管机构来说,商业银行的贷款产品在结构上简单、易于监管,实在不行就窗口指导、左右好控制。
但是,随着私有经济部门的扩张和社会财富的增长,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绝对主体的问题逐渐显现----存款利率低不能满足投资者理财需求,银行贷款担心信用问题不能满足创新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因此,中国的影子银行融资形式的出现,是投融资两方面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产物,是宏观经济向纵深发展的产物,是金融中介支持创新经济的产物,值得鼓励而不能否定。
当然,影子银行体系不是常规的金融服务,以银监会为主的监管机构难以把握其系统性风险,特别是社会上下对所谓“高利贷”等民间融资的传统认识,引发了过去两年一系列对无牌照民间融资活动的清理整顿,也起到了相当的效果。与此同时,前文讲到的信托集合计划和商业银行理财计划迅速壮大,成为中国影子银行的主要融资手段。有趣的是,中国的影子银行业务恰恰被传统的商业银行机构在开展,而银行监管机构成了影子银行盈利的“保驾护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