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 小编:赵冉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07日
内容导读: 在房地产贷款领域,银行业严格实施差别化房贷政策,优先支持居民家庭首套真实自住购房需求,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严控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完善房地产贷款风险监测系统,加强开发商“名单式”管理,对住房销售回笼资金实行封闭管理。
在房地产贷款领域,银行业严格实施差别化房贷政策,优先支持居民家庭首套真实自住购房需求,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严控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完善房地产贷款风险监测系统,加强开发商“名单式”管理,对住房销售回笼资金实行封闭管理。加强土地储备贷款管理,严格把握土地抵押率。
银行业还加强了宏观经济周期变化的风险控制,积极推行主动的风险管理。严格风险分类,充分计提拨备,加强风险排查、预警、提示,提前做好处置应对,尽可能减少宏观经济波动对资产质量的影响。对钢贸等产能过剩行业,银行普遍对行业内企业采取了收缩贷款的策略;对部分亲周期和产能骤增行业,则对相关企业的授信政策更趋保守;对出现暂时困难的客户则加强帮扶,共渡难关,根据客户发展前景制定长期信贷策略,防止简单化压缩退出,使信贷资产出现更大风险。
此外,银行业严控操作风险,持续加强了内部合规及案件风险防控。加强内控管理,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及流程,加强操作风险管理,严处违规行为,并加强案件处置后续跟踪,强化整改落实,严防案件风险。严禁银行从业人员参与非法集资、高利贷等违法金融活动,加强建立银行业与民间借贷、非法集资等之间的防火墙。
在宏观审慎的逆周期监管思路下,银行业维持了较高的拨备与资本金水平。据银监会数据,2012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3.0%,加权平均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0.6%。资本金水平持续稳步提升。核心资本净额与资本净额的比例为81.2%,资本质量较高。2012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为1.39万亿元,拨备覆盖率达到290.0%,商业银行的贷款拨备率为2.76%,保持较强的风险抵补能力。
2012年,银行业资产质量整体保持稳定,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继续维持低位,银行业总体风险可控。根据银监会的统计数据,2012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78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5%,比上年末下降了0.01个百分点。
在经济下行期,银行业未来将面临资产规模扩张受限、盈利空间收窄及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上升等现实挑战。与此同时,在经营环境变化的压力下,操作风险的发生频率也可能上升。而盈利能力下降又将导致银行的风险抵补能力减弱。因此,银行应高度关注经济下行期面临的系统性风险,未雨绸缪,积极应对。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2012年以来,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增幅已经出现下降的趋势,显示信贷资产风险在经过较为集中的释放后,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暴露。2013年,在宏观经济趋稳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长也将趋缓。
未来房地产贷款、政府融资平台和小微企业等特定领域贷款的走势仍是决定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应持续加强对重点领域的风险管控。更为重要的是,根据宏观政策调整贷款投向,从源头上控制不良贷款增长。要在信贷政策和信贷投向上进行积极的调整,在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有机统一的基础上,按照总量适度、科学投放和重点倾斜的原则,合理投放信贷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