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日报 小编:赵冉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07日
内容导读: “我们银行就连办公室行政人员都有揽储任务”,一位股份制银行总行行政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柜面人员更是每个月都要达成一定的存款任务量,这甚至是他们奖金的主要来源”。
在快速上升的存贷比面前,吸储对银行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银行就连办公室行政人员都有揽储任务”,一位股份制银行总行行政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柜面人员更是每个月都要达成一定的存款任务量,这甚至是他们奖金的主要来源”。在部分从业人员口中,违规的高息揽储更是被戏称为“非同行业拆借”。
“为了应付监管要求,不少银行在季末、月末等统计时点前后,采取理财项目转存、揽储、卖贷款等措施刻意解决存贷比问题”,一位熟悉银行业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曾向本报记者表示。
一位股份制银行支行人士指出,股份制银行相对于国有大型银行而言,网点较少,吸储的压力很大,如果不在利率上有明显优惠,是很难有储户愿意把存款放到中小银行里的。没有存款,就没钱放贷款,盈利能力就会大打折扣。
虽然目前利率市朝已经启动,大行和中小银行的存款利率也稍微显示出差异,但由于利率差别不大,四大行整体的存款并未产生明显的松动。
2011年4月,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曾在微博中公开表示,“一季度末,银行又一如既往地展开了揽存大战,各行搏杀激烈、招数迭出,好几家银行推出了针对3月31日的一天期理财产品,令人忍俊不禁”。他透露,自己与银行人士交流得知有银行在(当年)3月31日这天给存入1000万元的客户8万元利息,“一算年化收益率,达百分之好几百”;银行联合信息中心总经理符文忠则对微博评论称,“这是所了解到,(利息)最高的。”
尽管监管部门对于存贷比指标有着明确的“红色警戒”,但是上市银行还是碰响了警报。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的存贷比均突破了上限75%的“红色警戒”,分别达到78.79%和76.09%;另外,中国银行等6家银行的存贷比也超过了70%。而在早前披露的2012年上市银行中报中,存贷比最高的招商银行也仅仅是达到了72.62%。
早在2010年,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年报就显示,前5个月由于其存贷比皆超出75%的监管红线,致使该行信贷一度锐减,7月贷款月增量为-135%,才使得存贷比回归监管红线以内。也就是说,去年三季度存贷比的高企,对上市银行2012年第四季度乃至2013年一季度的贷款投放将产生明显的负相关影响。
存贷比的巨大压力也使得银行纷纷将吸储设为经营目标,例如在2012年年初公布的2011年年报中,中信银行2012年经营计划的惟一要求就是,“新增各项存款折合人民币2300亿元,增速12%左右”。而上市银行显然也预计到了吸储的难度以及存贷比上升的可能性。例如,招商银行也在2011年年报中展望,“根据当前经营环境,2012年本公司自营贷款计划新增2050亿元左右,自营存款计划新增2500亿元左右”。从招商银行的计划分析,其新增部分的存贷比相当于82%,自然会推高其存贷比,且印证了吸储形势的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