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我爱卡 小编:赵冉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31日
内容导读: 2010年到2011年年中,央行12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下半年之后经历3次降准,2012年5月后一直是采取了逆回购的措施来调节市场短期流动性----持续上调存准率直接考验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水平。
2010年到2011年年中,央行12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下半年之后经历3次降准,2012年5月后一直是采取了逆回购的措施来调节市场短期流动性----持续上调存准率直接考验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水平,对银行体系大幅提升同业杠杆形成压力----2012年三季度商业银行对同业资金的吸收和运作明显趋于谨慎,同业负债余额下降,流动性管理短板迫使银行三季度经历了去杠杆的过程。
银监会方面,2013年起实施的资本新规,将同业风险权重由现行原始期限4个月以内0%、4个月以上20%,调整为3个月以内20%、3个月以上25%,权重提升使得商业银行进行同业存出、资金拆借和买入返售票据业务等原有的资本节约优势下降,同业业务的整体成本抬升。
以上两类操作,不管央行和监管的直接目的如何,客观上都起到了未雨绸缪、检验影子银行风险程度高低的效果,尤其是在市场存在盲点,对影子银行风险本质缺乏足够认识的情况下。
对影子银行最根本的担忧当来源于同业市场传导的流动性风险,那么针对同业市场的上述两项举措显然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央行收紧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水平,对全系统进行“压力测试”;银监实施资本新规,提高同业业务风险权重,抬高银行同业运作成本----两者分别从价格角度和资本管理角度对银行间同业市场进行干预,这比纠结于影子银行定性和被动窗口指导显然更为有效。
我们认为,在影子银行的监管问题上,价格工具同样比数量工具更为有效,无论表内还是表外监管,都应逐步过渡到加强对利率体系的监测和引导,逐步放弃总量控制和“一刀切”式管理作风的层面上,未来理性的管理措施应当是从进一步规范理财产品的销售、逐步明确理财产品可投资标的资质标准、对银信合作和银证信合作等提高业务经营成本、甚至进一步要求资产池仿照表内经营进行资产准备计提等,不大可能出现强制要求业务规模收缩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