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 小编:相里诗卉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6日
内容导读: “不管三七二十一,坚决收回二百一!”农发行河北饶阳县支行行长崔厚峰在县政府主要领导召开的协调会议上,掷地有声地说。进入深夜,会议最终决定,由开发商垫资归还农发行不良贷款。第二天,210万元款项如数进入农发行账户。
“不管三七二十一,坚决收回二百一!”农发行河北饶阳县支行行长崔厚峰在县政府主要领导召开的协调会议上,掷地有声地说。进入深夜,会议最终决定,由开发商垫资归还农发行不良贷款。第二天,210万元款项如数进入农发行账户。
消息传来,农发行河北衡水分行全辖260名员工无不欢欣鼓舞,终于卸下了压在心头多年的大石头。这标志着全辖54家企业的3.84亿元、占比高达10%以上的不良贷款全部清收处置完毕,首次实现了不良贷款清“零”。
倒排工期 挂图作战
“算好加减法,是我们走出经营困境的唯一出路”。2010年7月,农发行衡水分行行长王延增走马上任。他深入分析了分行面临的形势,“加法就是千思百虑将业务做起来,增加我们的绝对值;减法就是千方百计将不良贷款降下来,甩掉我们的沉重包袱!”由此,衡水分行打响了清收不良贷款的攻坚战。
在县支行行长会议上,由不良贷款的县支行一把手签订的《经营绩效目标责任书》中,明确加入了“不良贷款年内清零”这一内容,确定县支行班子成员为清收工作第一责任人,对达不到任务目标的,“扣发班子成员一个季度的绩效工资,取消其任期评先进和考核优秀资格”。同时,他们将清收任务分解到每月、每周,落实到责任人,以军令状形式予以确认,严格按照规定时限、任务要求,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使每个环节都置于可控视野之内。
在此基础上,市县行连续召开清收处置分析会、座谈会,并深入企业现场,逐一核实企业抵押担保、清收处置进程等情况,召集信贷、风险、法律等专业人员,逐企业制定清收处置方案。县支行每天反馈清收处置情况,风险管理部门全程跟踪、监测、督办和指导;市分行将清收处置不良贷款列为重点攻坚工作,每周召开调度会,听取清收进展汇报,分析存在的问题,该抓紧的强力督办,该调整的及时变化思路,一刻不停地向前推进。特别是,在饶阳、深州支行清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时,及时通报表彰和奖励有关人员,极大地鼓舞了队伍士气,坚定了必胜信心。
转变观念 创新思路
某支行两家企业形成棉花不良贷款2072万元,2008年3月经法院裁定实施破产。由于处置企业资产涉及县社系统300多名职工安置,他们连续大规模上访,致使破产程序陷入停滞。后虽经多方协调,但地方党政出于社会稳定考虑,一直不愿启动破产程序,关闭了清收处置的“最后一扇窗”。
对此,衡水分行不放弃努力,他们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借助市区城镇化建设的有利契机,调整企业资产处置思路,变政府主导处置为银行提请处置,变企业整体处置为分块处置,并广泛联系开发商购买,促使政府主动找到农发行协商处置事宜,并指派专人全程参与和跟踪法院审理和处置。同时,严格法律程序,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一方面盯住企业资产处置,一方面完善相关申报核呆法律资料。由于在细节问题上灵活多变,在原则问题上当仁不让,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护了银行债权权益。
在市县行锲而不舍地推进下,陷入停滞多年的破产程序再次启动,推进了清收工作“峰回路转”。
提前实现清“零”目标
尽管清收处置工作顺利启动,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远远超出了预期。
面对某地党政换届的情况,分行加快协调和督办力度;而当法院审理关键时刻,市政府要求撤销破产程序时,市县行立即行动,从法律手段、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等角度阐明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措施,并制定了妥善的处置方案,得到党政领导采纳。经政府领导督促协调,最终有关部门垫资242万元归还了不良贷款,对剩余的1130万元及时申报了核呆,解决了束缚近10年之久的难题。
攻下某地棉花不良贷款,仅剩下某县一粮库210万元简易建仓不良贷款。但该县是全国贫困县,财政资金紧张,粮食风险金历年累计欠拨高达3200多万元,无力消化不良贷款;而该企业只有储备粮,没有商业性收储业务,清收无来源。针对重重困难,该行及时与县委、政府、财政局等部门反复沟通,促成建立政府融资平台,并确定了两个拟营销中长期贷款项目。市分行领导多次现场指导,促请党政领导采纳项目拉动与清收不良捆绑推进的建议,使陷入困境的清收工作迎来新的机遇。经据理力争,终于完成了全辖最后一笔不良贷款清收,提前实现清“零”的目标。
多家银行官方授权申请渠道不泄密、审核快、服务全!欢迎访问我爱卡网信用卡在线快速申请通道: //cc.51cred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