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小编:赵冉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6日
内容导读: 深圳银监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深圳地区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仍双双下降,其中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3亿元,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了0.14个百分点。
深圳银监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深圳地区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仍双双下降,其中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3亿元,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了0.14个百分点。
“主要是加大了清收力度的原因。”深圳银行业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面对不良贷款迅速增加的压力,深圳各家银行去年均加大了清收力度。他们判断,进入2013年,随着宏观经济的回暖,全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将会走向平稳。
深圳银行业不良贷款“双降”
深圳银监局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深圳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200亿元,比年初减少3亿元;不良贷款率0.92%,比年初下降0.14个百分点。其中,中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88亿元,不良率0.94%;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8亿元,不良率0.75%。
实际上,深圳银行业不良贷款在2012年经历了一次反转。2012年3月末,全市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达221亿元,比年初增加18亿元;不良贷款率1.10%,比年初上升0.05个百分点,中资银行不良率更是达到1.14%,远高于全国同期水平。
但从去年第二季度开始,这一势头开始扭转。到2012年9月末,不良率为0.96%,比年初下降0.09个百分点,尽管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了2亿元,达到205亿元,但第三季度减少8亿元,四季度则减少了5亿元。
深圳一家股份制银行公司银行部高层认为,相对于江浙地区,深圳地区的商业环境更“谨慎”,实业氛围浓厚,且深圳地区的出口行业受影响程度不如江浙大,银行业资产质量好于江浙地区。
而深圳另一家股份制银行零售部高层则认为,去年第二季度以来,为了应对迅速攀升的不良贷款,各家银行纷纷增加清收力度,这也是深圳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均在三四季度明显下降的原因。
“到了第四季度更是如此,马上要发年报了,数字不能太难看;另一方面,各个银行也面临内部考核的压力。”他说。
招商银行2012年半年报显示,去年上半年,该行共核销不良贷款7.73亿元,而在2011年仅核销了1200万元,增加超过60倍。而平安银行去年前三季度共清收不良贷款13亿元,核销2.74亿元,第四季又核销了2.05亿元。
“虽然是全国范围内核销,但里面肯定也有深圳地区的不良贷款。”上述深圳股份制银行零售部高层说。
2013年将趋向平稳
在已公布2012年业绩快报的四家银行中,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均出现上升,其中,民生银行上升0.13个百分点,兴业银行上升0.05个百分点。
上述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受累于江浙和沿海地区不良贷款的攀升,即将公布的上市银行2012年年报中,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出现上升将成为必然。
而对于2013年的情况,接受采访的银行业人士认为,若宏观经济不发生大的波动,2012年四季度和2013年一季度将是不良贷款确认高峰,此后将会渐趋平稳。
“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包括深圳在内,整个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将会趋向平稳,不会再出现大幅攀升。”上述深圳股份行公司零售部高层认为,目前宏观经济已经见底,不良贷款上升也将达到顶峰。在此情况下,小微企业贷款不会大幅增加,而大企业融资渠道多,即便有不良贷款,也是一个缓慢暴露的过程。
贷款需求回暖?
深圳银监局数据显示,2011年,深圳银行业实现税后利润514.55亿元,同比增加103.41亿元,同比增长25.15%。而在2012年,深圳银行业共实现税前账面利润636亿元,同比增长5.32%。其中,中资银行为544亿元,同比增长4.47%;外资银行33亿元,同比甚至大幅减少15.74%。
对于今年的形势,业内人士均保持乐观态度。而支撑这一判断的信心,则源自贷款需求的回暖。而这必将带动银行业利润增长加快,但总的来说,2013年银行业利润增长将会保持相对平稳状态。
仅以深圳地区为例,深圳银监局数据显示,2012年末,深圳银行业贷款余额21808亿元,比年初增长13.32%。而去年前三季度,上述数据分别为21222亿元、10.26%。据此计算,去年深圳地区银行业第四季度单季贷款增速已超过16%。
在上述深圳银行业人士看来,贷款需求的增加意味着宏观经济的转暖,而进入今年以来,这一势头仍在延续。
汇丰PMI数据显示,中国内地1月PMI初值为51.9,比去年12月终值上升0.4个百分点,创24个月以来新高;产出指数则为52.2,比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连续4个月生产加速扩张。此外,企业采购采购价格、数量齐升,就业指数也明显回暖。
国海证券认为,汇丰PMI调查样本以中小企业居多,由此可见中小型制造企业经营状况在持续改善,将带动国内经济继续回暖。
某股份制银行深圳分行人士亦称,从去年11月开始,就已经感受到企业贷款需求回升。今年以来,这种感受更加明显。“最艰难的日子可能正在慢慢过去。”该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