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京华时报 小编:赵冉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3日
内容导读: 连平:2012年,受经济增速放缓、基准利率两次降低、利率市朝实质性推动、金融非中介化持续深化和监管规范严格等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运行景气度显著下降。
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年,银行业有哪些大的变化?
连平:2012年,受经济增速放缓、基准利率两次降低、利率市朝实质性推动、金融非中介化持续深化和监管规范严格等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运行景气度显著下降,净息差有所收窄,中间业务收入增速创近年来新低,不良资产有所反弹,特定领域、部分行业和少数地区的资产质量问题显现,银行盈利增速明显放缓。
郭田勇:从去年上半年银行的“暴利”到下半年银行业绩的不断下滑,银行的经营模式发生了变化。未来几年,随着经济增长减速及利率市朝进程的提速,回头看这几年银行的高业绩水平,是在特定时期发生的事,不可能持续保持高增长。
杜征征:去年银行业主要有三方面变化:首先,资产不良率上升。总体而言,银行资产质量整体稳定,风险可控。其次,利润增速下行。2012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增速为17.09%,分别比前两年低了9.11个百分点和11.13个百分点,净利润增速为17.44%,分别比前两年降低了16.06个百分点和11.74个百分点。第三,利率市朝进程加快倒逼商业银行改革。为此,许多银行提出了综合化经营战略,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收益,来应对利率市朝带来的挑战。同时,提高银行定价能力以及调整信贷结构和经营方式。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我国银行前进驱动力将发生哪些变化?
连平:商业银行将从以下方面加以应对利率市朝挑战:第一,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调整资产结构,提升投资业务占比;调整负债结构,提升主动负债占比。第二,调整收入结构。商业银行将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升非利息收入占比。第三,调整客户结构。商业银行将降低大型企业客户占比,大力拓展中小型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第四,尝试开展综合化、国际化、专业化经营。资产规模较大、资本实力较强的大型银行将尝试开展综合化经营,有条件的银行将适度开展国际化经营,商业银行还从市场定位、商业模式、金融服务等方面入手,推进专业化经营。第五,着力提升定价管理、风险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以内部管理转型来支撑业务模式转型。
郭田勇:银行需要寻找一些新的盈利点。第一,公司业务领域,对中小企业,我们未来各个银行,以后从大到小,都要不约而同朝这个方向来转型,深挖中小企业,把这块作为未来的突破口,同时发展个人金融,包括消费信贷等,这是一个方向。第二,中间业务和混业经营方面,包括银行理财、信用卡、新型的一些支付方式、电子银行、手机银行等这些创新,与我们第三方支付进行对接,依靠这一块大量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杜征征:首先,短期来看,银行前进驱动力主要还是信贷。在经济潜在经济增速下行、直接融资比重提升不能一蹴而就的情况下,经济增长仍需要有力的信贷支持。其次,从中长期来说,商业银行要转型,要从批发业务向零售业务转型。零售业务空间巨大,不仅仅现在零售业务有大量按揭贷款,而且最终还要涵盖财富管理。未来居民收入会有一个持续的较高增长,资产管理乃至财富管理的潜力很大,商业银行需要从广度和深度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