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新网河南新闻 小编:相里诗卉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1日
内容导读: “今年又出台新政策,小麦价格又提升了3分钱,对我们种田农民来说,这可是一个天大的事。”信阳光山县种粮大户刘正礼现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喜滋滋地向全国观众唠起了他的增收账本。这位来自红色老区的种粮大户是光山县农村发展的代表,也是光山县农村信用社支农工作成效的缩影。
“今年又出台新政策,小麦价格又提升了3分钱,对我们种田农民来说,这可是一个天大的事。”信阳光山县种粮大户刘正礼现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喜滋滋地向全国观众唠起了他的增收账本。这位来自红色老区的种粮大户是光山县农村发展的代表,也是光山县农村信用社支农工作成效的缩影。
2009年,借助试验区建设的东风,刘正礼率先成立了青龙河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启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光山县农联社及时向其提供信贷支持20万元。在农信社的资金支持下,刘正礼的专业合作社越做越大,成为当地有名的专业合作社,带动辐射周边农民脱贫致富。
数据显示,10年间,光山县农联社支农贷款增长5倍以上。2002年,光山县农联社涉农贷款余额仅为6.4亿元,2012年9月底,涉农贷款已达到32.2亿元。
光山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作为“根系三农,相融共生”的农信社,支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光山县农联社坚持把支持“春耕”、“三夏”“三秋”生产作为首要任务抓紧抓实抓好,每年提供专项资金达8000万元以上。以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为重点,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向马畈镇满堂香庄园专业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组织发放贷款2100多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和试验区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力推“华英农业”富民计划实施,全力支持养鸭专业户发展生产,选择100户养殖规模在10万只以上重点户为支持对象,发放贷款1055万元。
光山县农联社积极探索贷款担保方式,把贷款担保作为金融创新的一项主要课题来研究推动。江湾土地合作社是河南省首家土地合作社。光山县农信社通过与江湾土地信用合作社充分协商,确立了以社员担保、农户联保、村干部担保为主的担保方式,同时存地证、贷地证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提供担保,并积极探索林权、茶权等多种担保方式,有效地解决了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先后向江湾土地合作社贷款124.3万元,支持其进行土地流转,搞好产业化经营。通过信贷创新,实现了支农服务内涵的延伸,扩大了支农授信主体,创新了支农信贷产品。
在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光山县农联社积极发挥助推器作用,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该农联社充分利用信贷杠杆,撬动农业实现科学发展。通过支持涉农企业发展,发展现代科技农业,提升农业产值。先后投入信贷资金900万元,积极支持辰龙茶叶公司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向正兴粮油商贸有限公司注入资金80万元,支持粮食深加工;通过社团贷款向信阳五云茶叶贷款1000万元,支持其拓展市场;向四方植物油公司贷款1000万元,支持该公司引进先进生产线,实施品牌战略,拓展周边食用油市场。
茶产业、充绒、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是光山县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该县农联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做好对支柱产业的扶持。据不完全统计,光山县充绒户达到1.2万户,从业人员达13万左右,每年仅从外地带回资金达20亿元以上,初步形成一条完成的产业链,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影响不断增强。充绒业的兴起,有力地促进和带动了全县经济的迅速崛起。借助“金燕快贷通”等金融创新模式,光山联社每年向充绒户发放贷款均超过1亿元,全力满足充绒户的信贷需求。细分市场,稳定中下游市场,培植高端客户。在“中国(光山)2012羽绒制品展销会”上,该联社与主办方密切合作,先后发放“金燕快贷通”和大小额支付系统明白卡5000余张,现场登记达成贷款帮扶意向客户1000余户,配套贷款资金5000多万元。同时,搞好金融服务,做到筑巢引凤,吸收回笼资金,壮大农信社实力,实现社农双赢。
在光山县农联社强劲的金融支持下,光山县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GDP总量由2002年的24.8亿元跃升至2011年的110.7亿元,突破100亿元大关,整整翻两番。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1890元增长到6130元。光山县农联社也因此不断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存、贷款规模分别达到47亿元、34亿元,在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征程中,正积极发挥着辖区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