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经国家新闻网 小编:相里诗卉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1日
内容导读: 温州金融改革是“综合性”改革,不是仅仅让民资办几家金融机构。解决“两多两难两化”问题的关键是搭平台、建机制、创体系。
温州金融改革是“综合性”改革,不是仅仅让民资办几家金融机构。解决“两多两难两化”问题的关键是搭平台、建机制、创体系。
温州金改的实施方案终于出炉。
11月23日,《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金改方案》)正式颁布,当中包含“规范发展民间融资”等12条细则。
但温州方兴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培林还没有找到什么亮点,这位民间金融“第一个吃螃蟹者”,一直在关注金改细则,并希望参与其中。
“眼下的进步,主要是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说,这是资本账户开放的新举措。
有人形容温州金改是“当地政府费了力,但民间并不太领情。”浙江瑞安一家小贷公司负责人就表示,现在已经放弃了转为村镇银行的设想。“长久的期待未等来理想的政策松动,谁还有热情?”
事实上,温州金改的主要目的是让民间金融阳光化。但时至今日,诸如“放贷人条例”等相关法规仍是未知数。
作为试验区配套项目,温州民间借贷服务中心的开张也没起到应有的资金汇聚的“平台”作用,相比于P2P网络借贷的风风火火,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因为信息的公开使得民间资金望而却步。
另一个困惑是,金改是为了吸引民间资金为实体经济服务,但现在反而是倒过来的。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让民营龙头企业把钱拿出来去筹建小贷公司、村镇银行,让实体经济办银行,有些本末倒置。
温州地区近年来的产业空心化,也让此次金改失色不少。国研中心曾对温州金改做过一次调研,认为在当前温州产业纷纷外迁的背景下,成立那么多民间金融机构将为谁服务?金融服务需要有实体企业这个土壤。
对此,温州金融办主任张震宇表示,温州金改是“综合性”改革,不是仅让民资办几家机构的改革。解决“两多两难两化”关键是搭平台、建机制、创体系。
金改之惑
《金改方案》第二条明确提出: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鼓励民间资金根据有关规定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
“让小贷公司转村镇银行,像是个噱头。”方培林称,早在金改之前,温州成立小贷公司的积极性就相当有限,因为传统的个人借贷既可私定利率又少有制度约束,不纳税不受控制,自成一统。
2008年央行与银监会共同出台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小贷公司指导意见》),激活了民间放贷人心中埋藏多年的成为“正规军”、“政府军”的愿望,并以在注册资本金中“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的优惠,让人动了心。
然而,实践层面,小贷公司无论定位还是功能,都与银行千差万别。与银行吸收存款不同,小贷公司完全依靠自有资金运作,几乎不太可能提升资金规模以达到银行业监管标准,因而各方机构、学者曾提出“做大做强小贷公司”的说法,显得对民间金融实际运作情况还缺乏深刻认识。
此外,政策规定村镇银行发起方和控股人为银行系金融机构,严格限定其法人资格和进入门槛,小贷公司几乎被挡在门外,不少抱有希望的人热情顿减。
3月28日,温州金改获批之时,关于小贷公司转为村镇银行被认为是此次金改的一大亮点,温州政府为此还制定了相应目标,但由于银监会的严格限制,此路还很难被突破。
浙江瑞安一家小贷公司总经理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尽管身边还有人有所期待,但大部分都已放弃了对“正规军”的奢望,“就算成功转为村镇银行也不再能当家作主,那还期待什么?”
不仅如此,诸如银行内部IT系统、监管协调机制、人才跟进等软硬件的缺失,也让“野惯了”的小贷公司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最初的愿望。
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最近在财经年会上表示,小贷公司并非长远之计,其风险远大于债权投资。极大的股权投资风险和微小的利息借贷收益严重不对等,假若缺乏转为村镇银行的政策引导,则将迫使小贷公司可能会打法律的“擦边球”。
降低村镇银行准入门槛或许是奏效之法。对小贷公司这一“千军万马”,不给出路、堵而不疏,则将遭遇瓶颈之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