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南日报 小编:相里诗卉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9日
内容导读: 小额贷款是企业和个人融资的有效途径,各地方意识到小额贷款带来的福利,纷纷创新推出各种小额贷款惠民政策,海南东方市东河镇为了解决“三农”融资难、实施农村金融改革推出了小额贷款财政扶贫贴息工作。
小额贷款是企业和个人融资的有效途径,各地方意识到小额贷款带来的福利,纷纷创新推出各种小额贷款惠民政策,海南东方市东河镇为了解决“三农”融资难、实施农村金融改革推出了小额贷款财政扶贫贴息工作。
“刚花了7万多元新盖了一层平房。如果今年收入不错,希望买一辆小汽车。”近日,还海南省东方市东河镇土蛮村村民符元金告诉记者,得益于小额贷款财政扶贫贴息政策的扶持,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省扶贫办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以来,全省贫困地区通过信贷资金投入,种植和管理经济作物185万亩,饲养畜禽230万头(只),覆盖贫困户6.7万户32.16万人。
小额贴息贷款助农民增收
符元金一家平时以种水稻和辣椒等作物谋生,一直想贷款盖新房但是一直得不到审批,去年8月,得知自己符合申请小额贷款财政扶贫贴息的条件,符元金马上贷了1万元,成为村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这笔钱主要用来种甘蔗。加上过去多年的积蓄,我买了一辆农用车来运甘蔗。”
去年甘蔗的行情不错,符元金还清贷款后,今年又贷了2万元,“刚刚拿到钱,希望继续扩大甘蔗的种植规模,再买辆水稻收割机增加收入。”
土蛮村党支部书记符荣平告诉记者,海南农信社的信贷员到村里介绍小额贷款财政扶贫贴息政策时,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以前,因为贷款手续繁琐、抵押难,一些村民走破了脚底板、磨破了嘴皮子就是办不成。现在贷款竟然送上门来,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据介绍,小额贷款财政扶贫贴息政策的启动,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许多村民贫困户的帽子脱掉了。不少村民还盖上了新房搬进了新家。
今年,土蛮村联合贷款30万元,成立了胜辉农民专业合作社,准备大干一场。“多亏了好政策,我们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符荣平说。
加快农民贷款投放速度
据介绍,我省传统的扶贫工作采取的是无偿扶持的办法,导致少数贫困户产生了“等靠要”的思想,主动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不高。
省扶贫办主任吴井光表示,有些地方“年年扶贫年年贫”,没有获得应有的扶贫效果。小额贷款财政扶贫贴息政策的出台,彻底改变了以往的做法,变无偿扶持为有偿扶持,增强了群众管好用好资金的责任感,大大提高了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例如,去年,东方市、定安县、屯昌县一共发放小额贷款38145笔,提前或按时还款的农户高达99%,实现了金融机构和农户的双赢。
切实用好扶贫政策
一边是贫困农民渴望获得发展生产资金,另一边是贫困农民对小额贷款财政扶贫贴息政策知之甚少,由于政策宣传力度不够,不少贫困户对这项政策知之甚少。
吴井光表示,小额贷款财政扶贫贴息是针对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短缺问题而采取的一项扶贫方式,是一项政策性和针对性很强的工作。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将继续加大政策宣传的工作力度,让更多农民了解和掌握小额贷款的品种、条件和程序等。
按照政策规定,小额贷款贴息扶贫对象应是年人均纯收入在2650元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省扶贫办有关负责人提醒,在政策实际操作上,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种情形:
一,要动态理解小额贷款贴息扶贫对象,准确掌握贷款农户收入情况,将返贫人口纳入贴息扶贫对象;部分贫困户经过扶持,收入虽然已经超过贫困线,但仍没有相对固定的收入来源,还应继续给予扶持,确保其收入稳定提高;
二,对能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的各类种养和农副产品加工的专业大户给予信贷贴息扶持,充分发挥其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三,对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的专业合作组织予以信贷贴息支持,加快“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形成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