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导报 小编:赵冉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13日
内容导读: “现在一走出家门就可以取钱,不用再跑到镇上,真的很方便。”在澄迈县瑞溪镇罗浮村,80岁的曾玉梅老人高兴地从小额支付便民服务点负责人王志儒手中接过刚取的400元现金。
“现在一走出家门就可以取钱,不用再跑到镇上,真的很方便。”在澄迈县瑞溪镇罗浮村,80岁的曾玉梅老人高兴地从小额支付便民服务点负责人王志儒手中接过刚取的400元现金。
被曾玉梅称赞不已的是省农信社在村里便民服务点安装的EPOS机,这种可现场办理各种金融业务的小机器被村民称作“迷你银行”。可喜的是,如今在全省所有乡村都能看到这种“迷你银行”的身影。
农民的心情折射出整个农村金融环境的改变。海南省农信社作为我省唯一的地方性银行业金融机构,于2007年率先在琼中试点“一小通”信贷支农模式,组建541名小额信贷技术员队伍,通过向农民发放小额贷款,为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农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也成为我省乃至全国农村金融改革的范本。
累计发放小额贷款63万余笔、总计130亿元,惠及农户51.8万户,使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3256元增加到2013年的8343元。这组数字也是省农信社对小额贷款这一世界性难题给出的中国式答案。
1转变观念:农民是最讲诚信的
“我是一路贷过来的!”说起第一次从省农信社贷款,陵水县光坡镇武上村农民杨富辉记忆犹新。2007年,种了几年反季节瓜菜后,他开始把目光投向圣女果。原先,为了筹措资金,杨富辉和村里其他人一样,每年都会借高利贷。
“利息太高,还款也很急促,压力大也没有办法。”杨富辉说,直到2009年小额信贷技术员周游多次进村普及小额信贷业务,很多农民开始利用小额贷款周转资金。如今,杨福辉的圣女果种植面积已超过10亩,丰收时节日平均销量高达3吨,年收入达几十万元。
被农民称为“财神”,周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显得非常谦虚,“其实农民都很善良,也是最讲信用的。这个村子的小额贷款没有一笔不良,很多农户还会主动提前还款。”
为什么曾经的金融领域相关人士以及社会舆论认为农民是不讲诚信的?
省农信社相关负责人介绍,省农信社成立之前,农村信用社历年挂帐亏损额达40个亿,农户小额贷款不良率超过70%。针对这样的严峻现实,逐渐形成了农民不讲诚信的观念,所以一些金融机构不愿意涉足农村小额信贷领域。
然而在省农信社看来,让人们谈“小”色变的小额信贷并不小:金额很小,但它对农民脱贫致富的作用很大,从单户来看金额小,但从千家万户总量上看并不小。
“经过我们调查研究,不讲诚信的不是农民。”省农信社相关负责人说,过去一些信贷员吃拿卡要,农民贷五千块钱拿到手只有四千,这种情况农民不愿意还款。
曾多年和农民打交道的省农信社理事长吴伟雄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农民是最讲诚信的”,而且,农民贷款可以不难。“小额信贷无需抵押、方便灵活、适应性强,是解决农民资金需求的有效手段。但如果农民获取贷款的时间过长、手续过多、成本过高,就会造成农民贷款难问题。只要金融机构提高服务效率,简化服务流程,优化服务定价,改善服务环境,方便农民贷款,农民贷款就不难。”
对此,小额信贷技术员申红光颇有感触。“其实农民非常珍惜自己的信誉,只要服务做好了,真心和农民打成一片,农民不会故意不还款的。”曾在儋州任职的申红光至今被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为“眼睛先生”。
2创新机制:海南模式“一小通”走向成熟
农信社来自农村,优势在农村,改革发展的潜力也在农村,省农信社认识到必须扎根“三农”谋求发展。
2008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孟加拉“穷人银行家”尤努斯的到来,让海南农信社找到了改革突破口。时任省长罗保铭与尤努斯拉钩约定,将世界公认的先进农民小额信用贷款技术孟加拉格莱珉银行小额贷款引入海南,推动海南农信社改革。
这一年,郑诗程等第一批小额信贷技术员开始从琼中起步,将小额信贷的种子悄然埋下。
在此基础上,省农信社摸索出了适合本省特点的小额贷款海南模式,并成立了专门机构和队伍。
小额信贷海南模式,又称为“一小通”,这一管控风险上的一个成功探索,在2012年获得了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发展二等奖、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成果转化二等奖。作为一种信贷产品,它也是省农信社小额信贷工作的工作流程和科技平台,更是一种风险管控机制。
“一小通”模式主要创建人之一陈金林告诉记者,“一小通”自动实现了“四交”机制,即把贷款“审批权”交给农民,把贷款利率“定价权”交给农民,把贷款风险“防控权”交给网络,把工资“发放权”交给小额信贷技术员。
“这一模式创新制定了赔偿准备金、诚信奖励金、伤残互助金、‘鱼咬尾’流程审核等制度,形成了制度的有效监督和正向激励。”陈金林说,这一就形成了人人都关注风险、管控风险的激励机制,再加上严格的风险惩戒机制,形成较为完整的风险管控体系。
记者获悉,”一小通“模式成效明显,该模式在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等重要风险指标进步度连续4年全国同行业排名第一。
3深耕农村:
改变传统信贷员只管放贷收贷
省农信社发放贷款完全突破了传统金融信贷支农规则,受到了农民广泛的欢迎。如今,在省农信社,每到贷款到期日之前,很多贷户提前争相还款的现象已经不是新鲜事,尝到诚信甜头的海南农民深刻理解了信用的价值。
这其中,541名小额信贷技术员贡献了绝大部分力量。他们坚守着“不抽农民一支烟,不喝农民一口水,不拿农民一分钱”的行为准则,秉持着“农民是最有诚信”的信念,每天骑着自行车,背着水壶,戴党徽、团徽,深入乡村,为农民发放贷款,帮农民解决各种难题。
今天,这支全部由大学毕业生组成的队伍累计发放小额贷款金额达到130多亿元。让时任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感叹:“看到了中国自己的‘尤努斯’。”
小额信贷技术员们说,大家都记得这句话:“和农民打交道,不在于学问有多高,能力有多强,而在于对他们付出的感情有多真。”
几年来,小额信贷技术员坚持加强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改变信贷员只管放贷收贷的传统做法,做到“给农民放款、教农民技术、帮农民经营、促农民增收、保农民还款”。
4坚守“三农”:
做农村金融要懂农业规律
在吴伟雄看来,破解农民小额贷款难题,不仅仅局限于小额信贷。要使小额信贷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农户和农村经济发展,就必须深入农村、熟悉农业、了解农民,坚持“三跟原则”,即跟着国家产业政策走、跟着市场规律走、跟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
于是人们看到,2009年,当生猪价格下跌到低谷时,没有金融机构敢向养猪企业发放贷款,省农信社要求主动对接养猪户的融资需求。2011年,当生猪价格攀上高峰,各行业蜂拥投资养猪业时,省农信社却内部通知对养猪户发放贷款只能收回不能放。事实证明,这两次决策都是正确的。2013年,禽流感使我省养禽业岌岌可危,海南农信社又果断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亿元信用贷款支持养禽业。
吴伟雄说:“用传统金融那一套方式搞农村金融,只会离农民越来越远。在尊重金融发展的基本规律前提下,必须要跳出金融看金融,这才是农村金融的核心。”
曾经多项指标全国倒数第一的省农信社,如今已经成为全国农村金融改革的范例。小额贷款受到各界的肯定。
去年,小额信贷实现盈利近185万元。目前,省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为856亿元,贷款余额565亿元,是全省银行业中,营业网点设置最多、覆盖范围最广、服务群体最大的金融企业。
但省农信社继续坚持服务“三农”宗旨不动摇。记者日前从该社了解到,针对客户反映的贷款额度过小的问题,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省农信联社已对农户小额贷款额度进行了多项调整,从原来的最高2万元调整到10万元。同时,省农信社也在研讨出台相关政策,调整农民贷款合同签订时间。真正实现农民贷款当天申请,当天审查,当天放贷的“三当”银行目标。
创新支农服务机制方面,为了金融便民进一步落实,省农信社在已实现全省2569个行政村全覆盖,其中879个行政村设立便民服务点两个以上的基础上,继续扩大ATM和POS机具布设覆盖面,争取实现标准网点和atm机农场全覆盖。
我爱卡(www.51credit.com)是,银行授权信用卡申请合作网站,安全、便捷、高效!申请信用卡请访问我爱卡网在线申请通道://cc.51cred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