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金融网 小编:相里诗卉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05日
内容导读: 2012年以来,临商银行西郊支行坚持以商户特色行建设为中心,以深化营销为手段,转变经营方式,上下联动,深挖市场,筑基础、控风险、巧营销,全力破解小企业融资难题。
2012年以来,临商银行西郊支行坚持以商户特色行建设为中心,以深化营销为手段,转变经营方式,上下联动,深挖市场,筑基础、控风险、巧营销,全力破解小企业融资难题。
截至2012年6月末,全行办理授信593笔,金额9.5亿元,新增1.3亿元,投放500万元以下小企业贷款569笔、金额3.8亿元,新增 约占该行当年全部新增贷款额的 小企业贷款余额占贷款总余额的比重超过40%,有力地助推了地方实体经济发展。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面对日趋激烈的金融竞争形势,支行认真贯彻总行“立足中小、服务市民”的市场定位,将服务小企业发展列为全行业务开拓的中心任务,通过各种形式强调发展小企业贷款的重要意义,上下一心,明确分工,紧密协作,把小企业贷款业务做大做强。
(二)、锁定市场,狠抓营销。在推动商户特色行建设过程中,我行根据网点分布状况,确定了以小商品市场、板材等市场为重点发展方向,通过转变营销管理方式,对小企业客户实行批量开发,促进了市场商户业务的快速增长。
一是在营销组织上,支行以各营业网点为平台,以客户经理为营销主力,设立营销小组,划定服务区域,实施团队营销、个人负责,确保了营销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二是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建立客户储备池。对周边市场存量小企业信贷客户和目标客户进行筛选分类,建立客户数据库,为市场开发明确方向。积极拓展市场有产品有市场的小企业,集中推介支行小企业金融服务,并及时跟踪优质小企业发展和资金需求,做好营销准备。
三是加大营销力度。将优质小企业和个体商户等市场客户群体作为重点营销对象,针对有需求的目标客户,加大营销力度,为其提供专业化、职业化、标准化、便捷化的特色服务。
首先是开展深度攻关营销,挖掘优质客户。优质小企业一般都与其他银行有较长时间的合作,要做大小企业贷款业务,必须直接竞争,努力抢夺优质客户。支行在充分调查其他行小企业贷款产品、政策的基础上,向客户突出介绍我行产品利率优惠、手续简便、还款方式灵活等优势;严格执行绿色信贷政策,客户经理、信贷人员牢记“十不准”准则,实行透明服务。2012年以来,支行共争取客户累计 23户,金额8000多万元。
其次是实施“真情营销”打动客户。在开发客户过程中,客户经理时刻关注客户动态,定期进行走访,支行行长、分管行长也对重点客户定期进行拜访,密切了与客户的联系,增进了与客户的感情。
第三是通过“老客户”发展“新客户”。支行在业务开办之初,通过老客户发展同行业或上下游企业,迅速打开局面,随后用真情服务逐步赢得新客户的信任,新客户再发展新客户,形成良性循环。如融达支行的一名板材行业客户,多年来一直在其他行贷款,抱着扩大融资渠道的想法在该行申请小企业贷款,期间对我行的服务非常满意,不但还清了原先的贷款,还陆续为该行介绍了3户资质良好的同行企业来我行办理业务。
(三)、简化流程,提高效率。进一步推进客户经理队伍建设,加强客户经理履职管理,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小企业信贷服务效率,要求客户经理自接到客户的申请、受理、调查后两日内上报市场营销部,平行风险经理当日进行风险审查并上报审查人审查,超越支行权限的报总行及时审批,确保贷款在最短时间内办理完毕,一般情况下3个工作日之内即可完成从调查、审查、审批、到发放的流程。如某物流企业刚与客户签订新的供货合同,正为筹集150万元流动资金犯难,我行银都支行客户经理郝志启了解这一情况后,抓住有效时机,及时向行领导做好汇报,与风险经理、操作经理认真做好调查、审查、贷款发放,三天就为企业解决了流资困难,企业老板激动地说:“感谢临商银行,您们真是及时雨,帮了我的大忙!”。
(四)、加强防控,提升质量。支行认真落实国家和总行有关小企业贷款的有关政策,对小企业客户进行甄别,把好小企业客户准入关,对不符合产业政策、两高一剩、环保不达标的客户一律一票否决。在追求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坚持每笔业务合规办理,在调查、审查、审批各个环节严格执行总行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大对贷后管理工作力度,确保资产业务质量。实施客户经理制两年来,新发放小企业贷款未发生一笔不良贷款,回收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