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网 小编:相里诗卉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07日
内容导读: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份大型企业PMI为51.4%,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中型企业PMI为49.7%,比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仍位于临界点以下;而小型企业PMI为46.1%,比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该指数自2012年4月以来一直位于临界点以下,11月份不升反降。
一、经济不景气,部分小企业利润率已低于银行贷款利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份大型企业PMI为51.4%,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中型企业PMI为49.7%,比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仍位于临界点以下;而小型企业PMI为46.1%,比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该指数自2012年4月以来一直位于临界点以下,11月份不升反降。小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导致其利润率持续下降,很多小企业利润率已低于银行贷款利率,也就是说,向银行贷款维持经营的小企业,很多处于亏损或不赚钱状态。我几周前去温州调研,走访了一家制造业,一家流通业,其中制造业的利润率也就在8%左右,目前银行对小企业贷款利率基本上上浮30%左右,一年期贷款,其利率大概是7.8%,加上PPI负增长(10月份-2.76%),小企业实际承担的贷款利率成本为10.56%,因此,制造业中的小企业若向银行贷款,基本处于不赚钱状态;另一家流通行业,利润率大概在5%左右,由于一年周转4次,故扣除银行贷款利率后,还有利润可赚。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小企业选择不向银行贷款或减少了银行贷款。
二、小企业贷款不良资产上升,导致银行贷款利率居高不下
小企业经营的不景气,导致银行小企业贷款不良率上升,尤其是长三角区域不良率上升较快,其结果导致银行,一是不敢给小企业贷款或有选择地给小企业贷款;二是贷款利率居高不下。银行根据价格覆盖风险原则,在不良资产大幅上升的时候,其价格必然不会下降,即使在小企业信贷需求下降的情况下也是如此。据央行数字,受6月、7月连续两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调整利率浮动区间等因素影响,金融机构对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利率总体呈下行趋势,从利率浮动情况来看,执行下浮利率的贷款占比在上升。虽然9月份执行下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为11.31%,比6月上升3.39个百分点,执行基准利率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分别为24.57%和64.12%,比6月分别下降0.51个和2.87个百分点,但总体而言,下浮利率贷款占比仍然较低,小企业贷款下浮占比恐怕更低。
因此,即使央行降息,也照样减低不了企业的利息负担,对小企业可能更加如此,因为银行并不会因为央行降息而同步降息。何况10月份的CPI为1.72%,存款实际利率也只有1.28%,即使央行降息,也并没有多少可降息空间。在存贷利差悬殊较大的情况下(即使不考虑贷款上浮因素影响,贷款实际利率为8.76%,而存款实际利率为1.28%,存贷利差也有7.48%),央行除非采取非对称降息,否则货币政策已无施展余地。
三、小企业贷款或将被挤出
一方面,由于经济的不景气,小企业承担不了银行贷款的高利率,另一方面,由于小企业贷款不良资产的上升,银行对小企业贷款利率不可能有太大幅度的下降,而银行贷款利率的居高不下,又进一步加剧小企业不良贷款的上升。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银行出于规避风险考虑,可能会重新选择住房按揭以及大型国企等收益虽然低一些、但风险也同样较低的行业,从而形成对小企业贷款的挤出效应。今年以来全国总体贷款比去年同期明显上升,达7.2万亿,而个人经营性贷款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少增加640亿元,与此同时,票据融资比去年同期多增加8200亿元,消费性贷款比去年同期持平,或许就有挤出的原因在里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四、解救之道在于减税
或许有人会说,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释放流动性,增加货币供应量,来降低市场利率,但我们在前面分析可知,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受制于小企业贷款质量。小企业贷款质量不提升、不良率不下降,银行对小企业贷款利率很难有下调空间,除非像2009年那样,来个政府主导,通过大规模的刺激投资,同时辅以行政推导,引致银行大幅度增加贷款,从而降低贷款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