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小编:相里诗卉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05日
内容导读: “我想要澄清一个外界误解的问题,我们并不是投资和贷款一起做的模式。”上海浦发硅谷银行行长魏高思在近日公开澄清称。
“我想要澄清一个外界误解的问题,我们并不是投资和贷款一起做的模式。”上海浦发硅谷银行行长魏高思在近日公开澄清称。
魏表示目前有一些银行正在尝试投贷模式,但是他认为该模式有问题。“因为投资和贷款需要的是完全不同的思路和想法。”
浦发硅谷银行由浦发银行与美国硅谷银行合资,注册资本10亿元,双方各持50%股权,行长由美国硅谷银行现任董事长魏高思担任。
两个误解
“很多媒体误以为我们既做投资又做贷款,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硅谷银行使用认股期权,但认股期权现在中国法律并不允许。另外,硅谷银行有一个子机构硅谷银行基金。”魏高思公开表示。
魏高思在美国硅谷银行工作已有22年。美国硅谷银行只服务科技企业,包括从初创期到成长期、非常成熟期等各个阶段的科技企业。在美国,硅谷银行在这个市场有60%的市场份额,并在英国、以色列和印度都有分行或业务。
在认股期权合法的国家,认股期权尤其适合早期阶段的企业。认股期权并不是投资,因为银行并没有投入任何钱到公司去获得股权,而是一种权利,约定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以低价获得其股权。这是贷款给高风险企业时对冲可能损失的一种方式,如果企业将来成功了,可以赢得利润,但如果企业失败了,只能把期权合约扔掉。
在过去十年,硅谷银行贷款给早期企业业务损失了约1亿美元。但通过认股期权,硅谷银行获得的收益补偿了贷款的损失。
如果没有认股期权的话,当银行向早期企业提供贷款的时候,要么定很高的利率,要么由政府提供担保,成本都很高。
另外一个会让外界误解浦发硅谷做投资的原因是,硅谷银行有一个子机构叫硅谷银行基金,这是一个母基金或者说基金的基金,只投资于风险基金。
硅谷银行过去30年贷款过的科技企业当中只有约10家是同时做投资的,比例极为小。
照搬硅谷银行套路有困难
尽管魏高思认为在内地最高效、最低成本的融资方式是结合风险投资和银行贷款,但目前浦发硅谷银行尚不能做。
首先对于早期阶段企业的贷款,目前浦发硅谷银行不能行使认股期权。其次,目前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面临诸多困难。另外,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浦发硅谷银行在未来三年内都只能做在岸美元业务,但是在中国的科技企业大都使用人民币。
魏高思明确表示,将硅谷银行的那套办法搬到中国来用仍困难重重。
魏认为,如果说只是完全采用风险投资或者只采用银行贷款,要么就是成本太高,要么就是风险太高。单纯的风险投资对企业来说成本非常高,因为风投家需要非常高的收益。而银行贷款又对银行和创业者都有高风险,可能银行对创业者带来伤害,也可能创业者给银行带来伤害。
目前为止,硅谷银行所有业务建立的关系都是三角形的,企业、风险投资还有硅谷银行。对于企业来讲,风险投资就好像是一个基础,在风险投资的基础上银行贷款可以作为杠杆,帮助企业以更低成本去获得融资,以避免股权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