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汇报 小编:相里诗卉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30日
内容导读: 我国小企业融资困难是各界最为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各省市为了能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不断调整贷款政策,放宽抵押物范围,商标抵押、专利抵押等都是比较常见的了,而很多企业也都会选择知识产权抵押,上海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试点范围也在不断增加。
我国小企业融资困难是各界最为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各省市为了能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不断调整贷款政策,放宽抵押物范围,商标抵押、专利抵押等都是比较常见的了,而很多企业也都会选择知识产权抵押,上海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试点范围也在不断增加。
昨天,“中国上海专利周”在上海盛大举行,仪式上,4家科技型小企业分别与商业银行签约,以13件专利作为抵押,总计获得1300万元贷款。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今年发布的《上海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纲要(2011-2020)》也明确,政府鼓励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一系列知识产权金融产品创新,并将这项工作列为上海到2020年建成亚太知识产权中心的重要内容。
昨天获得贷款的4家企业,作为抵押物的13件专利中,有2件发明专利,11件实用新型专利。平均每件专利的抵押估值达到100万元。据市知识产权局介绍,2009年到2011年,本市每年发放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金额分别为1.2亿元、1.8亿元和2.2亿元。而今年前三季度,本市已有70多家企业获得了1.9亿元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其中专利质押贷款达1.2亿元,涉及96件专利),延续了连年增长的势头。
本届专利周于11月29日至12月5日在全国各省市同时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