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经杂志 小编:相里诗卉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2日
内容导读: 虽然最近公积金贷款炒得最火热,但从整体来看,企业贷款仍是最需要担心的,不良贷款的增加是困扰着我们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制造业贷款、批发零售业贷款以及中小企业贷款的不良贷款率可能在未来两三年内出现明显的上升。
虽然最近公积金贷款炒得最火热,但从整体来看,企业贷款仍是最需要担心的,不良贷款的增加是困扰着我们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制造业贷款、批发零售业贷款以及中小企业贷款的不良贷款率可能在未来两三年内出现明显的上升。
银行资产负债表构成显示,2012年二季度末,银行体系贷款余额大约为60万亿元。其中房地产贷款11.3万亿元,而中小企业贷款为24.4万亿元,约占余额的41%。而在过去12个月内,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上升3.76万亿元,约占新增贷款的46%。这与政府最近对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我们有几个理由对企业贷款的质量更为担心:
第一,企业贷款通常对经济周期更加敏感。在上一轮中国银行体系的危机和政府注资过程中,企业贷款的不良贷款问题是关键。而在当前经济同时面临周期性和结构性下行压力的作用下,工业企业利润出现明显下滑,去库存压力明显。这在制造业和出口贸易行业尤为明显。
其次,在中国的政府、家庭和企业三大部门中,企业部门的负债率是最高的。根据中国社科院的研究,企业部门的负债在2011年占GDP的比重达到107%,超出经合组织(OECD)所建议的90%的警戒水平。
第三,中小企业和三农贷款在过去一两年内是政府扶植的重点。虽然在政策方面这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在业务操作上对于银行业是个很大的挑战。中小企业贷款的扩张如果没有利率定价和风险管理体系等方面的配套支持,很可能形成新的风险点和不良资产的来源。
从最近的数据看,我们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根据我们跟踪的八家上市银行(五大国有银行和中信、招商、民生银行(6.23,0.12,1.96%))今年上半年的报表看,制造业贷款大约占所有贷款的19%,在所有的各类贷款中其不良贷款率是最高的,达到1.68%。其次是批发零售业,不良贷款率为1.49%。
值得注意的是,批发零售业贷款的不良贷款余额仅在今年上半年就上升了约31%,是所有贷款中增幅最大的。与之相反的,房地产开发商贷款的不良贷款余额在上半年下降了19%,其不良贷款率仅为0.78%。
与企业贷款质量相联系的另一值得警惕的是企业“三角债”问题有可能会卷土重来。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三角债的规模曾发展到占银行信贷三分之一,严重威胁到金融体系的安全。近几年,这一现象似乎开始重新抬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显示,截至今年3月,全国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升至7.1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8%,占信贷总额比重约12%。账款拖欠现象严重和账款周转率下降等问题在设备制造等强周期行业更为突出。虽然目前尚不能确定为新一轮的企业三角债危机,但是如果经济持续下行,企业的经营环境持续恶化,这一隐忧有可能会爆发成为现实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