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商报 小编:pinky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30日
内容导读: 我爱卡报道:近日在北京市金融工作局组织的“首都金融媒体联盟走基层系列活动”中见到了斯文的王映昕,他是华夏银行北京分行的中小企业客户。
银行探索贷款方式解中小企业困局
我爱卡报道:近日在北京市金融工作局组织的“首都金融媒体联盟走基层系列活动”中见到了斯文的王映昕,他是华夏银行北京分行的中小企业客户。作为中关村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王映昕的公司主要是为客户提供IT解决方案。“虽然目前公司的营业收入已经超亿元,但继续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周转,特别是一些IT大型项目,平均回款周期为90天,我们自有资金3000万元,一年周转四次,就是1.2亿元,但资金根本周转不过来。”
所以,今年6月,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王映昕找到了中关村管委会,把公司的难处说了出来。通过管委会的“搭桥”,华夏银行北京分行的专职信贷审批人员先后五次登门实地调查,细致了解研究了企业的资质、状况、发展潜力及需求,7月,王映昕的公司拿到了华夏银行北京分行发放的600万元信用贷款。
直到今天,王映昕好像还有些不敢相信。“当时只是试一试,压根就没想到,不需要房产抵押,靠公司的信用就拿到了百万元的信用贷款。”讲到这时,他憨厚地笑了。
随后,记者采访了华夏银行北京分行行长樊燕明。樊燕明提出,致力于小,成就于大。“随着时间的积累、阅历的丰富,人到一定年龄增长的就是内涵而非身高,同理于银行,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开始以服务市场为导向,目前华夏银行北京分行的自身定位就是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樊燕明抛出了“不长个子长内涵”的理论。
在分享如何通过银行审批拿到贷款的经验时,王映昕提出两点,“银行看重的一个是信用,一个是没信用时能怎么办”。当初华夏银行北京分行的专职审批人员来到公司时,他们很注重细节的东西,如业务往来的大客户、50多位员工全部上五险一金、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汶川地震全员献血)等等。“银行看重的信用包括很多亮点的东西,信任企业成为合作基础。”王映昕诚恳地说道。
其实,在几天的“走基层”过程中,这类的例子不胜枚举。银行的努力和中小企业主的诚恳让大家感同身受。如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从2008年开始在中关村、顺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区域成立了10家小企业金融业务中心,为辖内小企业提供专职、专属、专业的“三专”服务。截至今年9月末,全行小企业贷款余额超过130亿元,贷款增速达到50%,小企业专职从业人员数量达到150人,获得小企业从业资格的人数超过700人。
同时,针对不同领域小企业的行业特点,该行陆续推出“能源通”、“医药通”、“钢贸通”、“棉贸通”、“工商物业通”等基于供应链和集群小企业客户的专属特色产品,并开发网贷通业务,通过“网络+循环贷款”的模式,实现客户自助提款。
然而,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经营规模小、自有资本较少、普遍缺少抵押物,金融机构始终对中小企业贷款慎之又慎。以金融创新增强中小企业信用水平、降低贷款风险成为银行积极探索并实践的课题。今年8月30日,北京市海淀区政府与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浦发银行北京分行、华泰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中金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签署海淀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履约保证保险四方合作协议。
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零售信贷总部小企业中心海淀分中心总经理卫恒军介绍,该贷款方案的具体执行流程是,由北京中金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提供项目整体策划方案,对拟贷款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协助投保、协助理赔以及提供风险管理等服务;华泰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对贷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承保;试点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放贷。“试点贷款规模为1亿元,建行北分已经为该融资试点建立了5000万元的资金池,随时可以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贷款。”卫恒军说道。
此外,还有不少银行推出了特色的中小企业贷款产品,如华夏银行的“园区贷”、民生银行的“商贷通”。如此看来,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将成为商业银行差异化经营的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