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京华时报 小编:鸭鸭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30日
内容导读: 成本关、用工关、汇率关、融资关、税负关……一位中小企业主感叹,现在中小企业发展真的很不容易,需要“过五关斩六将”。
成本关、用工关、汇率关、融资关、税负关……一位中小企业主感叹,现在中小企业发展真的很不容易,需要“过五关斩六将”。
首先是成本关。今年以来,原材料、劳动力、租金、资金等多项成本大幅上涨,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中缺乏议价能力,无法通过定价转移成本,利润空间遭到压缩,处于亏损边缘。
第二关则是用人关。惠州市大正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发展部副经理张鸿星说:“现在很难招到熟练掌握生产技术的蓝领工人,去一次招聘会多数时候一个人都招不到。”
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外贸型中小企业仍然受到“汇率关”的冲击。珠三角地区有许多外贸出口型中小企业,其产品附加值低,利润较低,仅占销售收入的3%-5%。如果以美元计价的销售收入兑换成人民币,人民币出现较大比例升值,企业将很难盈利甚至亏损。
“原材料涨价对企业冲击比较大,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压力,我们想提高出口价格。但是,欧洲的客户也因为市场不景气想跟我们削减定额。在这种情况下价格是不可能提起来的,只好自己消化。”张鸿星说。
与此同时,今年银行信贷增长有所放缓,社会流动性偏紧,企业面临“融资关”,融资成本上升。同时,企业受成本上升、资金周转速度减缓等因素影响,融资需求明显增多,小企业资金供需矛盾加剧。
此外,一些企业反映,地方税负偏重,“税负关”使企业难堪重负。广东社会科学院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所所长林平凡说,近年来中小企业的税费负担依然偏重,收费项目多达数十个。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主说:“如果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去征中小企业的税费,恐怕中小企业要死掉一大片。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采取的策略是逃税,如果对方不要发票我们就便宜一点出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