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我爱卡 小编:笔帽一转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30日
内容导读: 我爱卡报道:今年以来,在紧缩政策的背景下,很多中小企业在面临市场购买力下降、生产成本提高和订单萎缩等经营难题时,融资困难又让本就生存能力不高的中小企业雪上加霜。随着各大银行纷纷成立了中小企业服务部门,和种类繁多的针对中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推出,政策面更是放开针对小微企业的贷款规模,并且着手各种免税政策扶持小微企业。那么为何中小企业的融资之路如此难走?
中小企业融资之路太难走
我爱卡报道:今年以来,在紧缩政策的背景下,很多中小企业在面临市场购买力下降、生产成本提高和订单萎缩等经营难题时,融资困难又让本就生存能力不高的中小企业雪上加霜。随着各大银行纷纷成立了中小企业服务部门,和种类繁多的针对中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推出,政策面更是放开针对小微企业的贷款规模,并且着手各种免税政策扶持小微企业。那么为何中小企业的融资之路如此难走?
1.小微企业融资造“嫌弃”
随着中小企业贷款需求的扩大,各家银行也纷纷开始抢占中小企业市场。然而往往能够让银行侧目的都是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实际上,银行内部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资源也存在“抓大放小”的现象,很多银行最感兴趣的是厦门本地各行业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已发展得比较成熟,资信水平和产销能力都在行业内名列前茅,往往一有资金需求,几家银行抢着要。而很多小型,尤其是微型企业,却由于缺乏抵押物,规模小,无法获得贷款。“特别是一些刚创业的新企业,最需资金却难贷到款。”
2.没存款别贷款,银行要求太“坑爹”
然各家银行都对中小企业做了一定倾斜,对中小企业的“要求”却越来越多。而“要贷款,先存款”等等,几乎已成了各家银行“放款先行条件”。经过多家银行了解,各家银行随着今年紧缩政策的推行,吸收存款已经成了今年银行的头等大事,作为银行方面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出了无奈。“如果这个条件不满足,肯定贷不到。”
3.信审机制太苛刻,小微企业贷款门槛太高
“比如‘信审会’,其实并不适合小企业的融资审核。”中信银行厦门分行小企业金融中心总经理黄裕清说,大部分银行在审核一个企业的信贷申请时,都会组成一个七八个人的信审会。优质客户自然容易通过,但对于很多缺乏固定资产和资质,或财务报表不大规范的中小企业,往往很容易遭到信审会的否决。“这样的审核体系,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过于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