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金融报 小编:赵冉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29日
内容导读: 融资难是长期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信用能抵“万两金”
融资难是长期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而近两年,一些商业银行通过创新推出企业信用贷款产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取得了用“小”业务做出“大”市场的效果。
银行纷纷入“蓝海”前不久,某民营服装厂的厂主吴先生与客户达成一笔订单协议,急需10万元资金购买制作材料,但令他烦恼的是,供应商要求一次性付清款项。而他只拿得出5万元,尚有5万元没有着落。跑了几家大银行,由于缺乏抵押物,加上信贷收紧,银行都不愿放贷。经人介绍,吴先生了解到某股份制商业银行推出的一款中小企业信用贷款产品可以一试,遂向该行提交了贷款申请。因其信用状况良好,且资料完善,他很快从银行获得了5万元的信用贷款。
和吴先生的情况类似,董先生从事LED(发光二极管)产业贸易。这两年,眼看生意越做越大,订单越来越多,公司的资金链却紧张起来。由于没有可供抵押的土地和厂房,很难从银行获贷。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向某国有商业银行申请一款信用贷款产品,第二天,该行就到公司实地考察,了解生产经营和客户订单情况。由于符合企业信用贷款的条件,没几天,200万元贷款就划到董先生公司的账上,解了燃眉之急。
企业信用贷款,是指银行向小企业法定代表人或控股股东发放,用于补充企业流动性资金周转等合法指定用途的无抵押、无担保贷款。所谓“黄金有价,信用无价”,如今的中小企业只要有信用、有资质,就等于抱上“万两黄金”。因为,为助企业化解融资难题,越来越多银行开始推出企业信用贷款业务。
譬如,工商银行近日宣布,今年将在小微企业较集中的地区全面推广名为“小额便利贷”的信用贷款服务。此前,工行已于去年8月在广东试点推出该业务,受到当地小微企业欢迎,截至去年底,该行已向当地近3200户小微企业发放“小额便利贷”,贷款余额达37.8亿元。该产品主要依据企业及其业主的信用状况办理,无须提供抵押或其他担保,符合相应条件的贷款可在3至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发放,放贷金额最高达200万元人民币,贷款期限最长达7个月,非常契合小微企业“短、频、急”的融资需求特点。
又如去年末,浦发银行与上海市科委首推“科技小巨人信用贷款”,针对市科委认定的科技小巨人企业(指经上海市科委认定、有发展潜力的优质科技型中小企业),若在银行信用评级达到A-(含)以上,就可通过无抵押、无担保的方式获得最高1000万元的信用贷款。据悉,“科技小巨人信用贷款”自去年9月试点至今,首批参与试点的60家企业共获信用贷款总额达3.325亿元,单笔贷款金额为500万元至1000万元不等。
再如,武汉的餐饮业近年虽发展迅猛,但因少有自有物业,抵押贷款不能满足贷款需求,令许多想要进一步扩张的餐饮企业无法从银行融资,遇到发展瓶颈。注意到这一市场需求后,华夏银行推出了针对武汉餐饮业的免抵押物信用贷款计划,只要有一定经营历史,经营面积达一定规模,并确有装修或开设新店的资金需求的餐饮企业,均可在该行申请信用贷款,最高信用额度为300万元。目前,该行已为武汉15家餐饮企业提供了融资服务。
尤其适合初创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当企业处于根基未稳的初创期时,资产相对匮乏、销售规模较小,缺少有效的抵押品,往往表现为对流动资金周转的迫切需求。对于这部分企业,信用贷款不啻为较好的贷款路径。
以某外资银行推出的无需抵押、无需第三方担保的无抵押小额贷款为例,其目标客户群就是初创三五年的企业,贷款额度也比较小,上限为100万元。而且,贷款企业是在两三年期限内按揭还贷,从而能有效减轻企业的现金流压力。如某机械制造企业尚处起步阶段,尽管接到一笔上百万元的订单,但由于几乎没有流动资金,无法完成原材料采购,势必影响订单交付。最终,企业向该行成功申贷25万元无抵押小额贷款,生产得以正常运转,最终按期交货。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缺少了抵押物、担保物这些较易掌握的风险控制因素,银行在发放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时,往往谨慎得多。在审批环节中,对于规模小、成长性不确定、兼有多种风险因素的小企业的多种考量自然成为重中之重。对此,小企业主必须心里有数,做足充分准备。在向银行提交贷款申请时,先看看自己是否符合企业信用贷款的一些基本申请条件,如成立时间满3年、近半年开票额在150万元左右、企业负债率不超过60%—7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