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导报 小编:相里诗卉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11日
内容导读: “融资难正日益成为制约我省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必须多管齐下才能推动民营企业告别寒冬。”日前,中国万达集团总裁尚吉永深有感触地对经济导报记者说。
“融资难正日益成为制约我省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必须多管齐下才能推动民营企业告别寒冬。”日前,中国万达集团总裁尚吉永深有感触地对经济导报记者说。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近些年“两会”的热门话题之一。日前接受导报记者采访的我省相关企业家和专家均表示,中小企业“贫血症”的痊愈程度,直接关乎经济结构转型的成败,希望借“两会”放大镜效应,使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更快、更好、更根本的解决。近年来,由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国际形势的变化,部分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日益突出,一些撑不住的企业先后倒闭,引发舆论隐忧。对此,有的全国政协委员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应着眼于金融服务机构的发展。例如,目前小额贷款公司已成为小企业融资重要渠道,但一刀切地限制其融资规模,束缚了优质小贷公司的功能发挥,减少对其的束缚成为当务之急。有的全国人大代表则建议,适时修改《商业银行法》,放宽对商业银行审批的权限,以激活民间融资的良性循环。
“"两会"真切传达了我们企业的心声。”尚吉永说,当前,由于我国金融体制不够完善、贷款利率居高不下,贷款抵押担保较难,加之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意识落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使得银行贷款以及政府扶持资金主要投放于大型国有企业,而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几乎不能享受贷款或是相关扶持政策待遇。可以说,融资难正日益成为制约我省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
“有关部门应当多管齐下,切实解决企业"贫血"问题。”尚吉永呼吁,希望政府对提供民营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的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通过增加财政贴息和补贴方式发挥引导作用,健全担保体制,搭建我省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对接的平台。“可以考虑建立民营中小企业贷款补偿基金,对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的贷款增加补助。”同时,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扶持力度。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逐步扩大财政预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规模。地方财政也要落实和完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减轻中小企业社会负担。另外,还可以通过财政拨款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用于为中小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培训和管理咨询等提供贷款、贴息和担保,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效应。“为解决民企融资难问题,必须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朱相平说,要不断开拓更加宽泛的融资渠道,逐步将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重要来源的民间借贷合法化、经营规范化,通过开展民间资本管理服务公司试点、设立新型金融合作社等方式,集合民间资金,建立更多的真正的民间合作金融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