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首席财务官 小编:赵冉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0日
内容导读: “影子银行”的概念诞生于2007年的美联储年度会议,在中国“影子银行”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影子银行”的概念诞生于2007年的美联储年度会议,在中国“影子银行”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野村国际(香港)曾在2010年对中国内地的“影子银行”做过调研,后来IMF也曾警示过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
在中国,“影子银行”主要集中于三种形式的融资。第一类是银行表外业务,如理财产品;第二类是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如信托公司、小贷公司等;第三类是民间金融。对于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多家机构预测普遍在20万亿元上下。
虽然对“影子银行”至今还没有特别一致的定义,但郭田勇认为一直存在,只是现在多了这样一个名词,不用谈“影子银行”色变。
郭田勇表示,“影子银行”对直接融资比重的提升有很大作用,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对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影子银行”长期游离于金融监管体系之外,郭田勇也表示对于系统性风险还是要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