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城乡金融报 小编:相里诗卉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2日
内容导读: 从最开始的无人问津到如今各家银行相继试水,小微贷款业务开始渐入佳境。以小微业务著称的渣打银行在中国也开始了一段与众不同的小微旅途。
从最开始的无人问津到如今各家银行相继试水,小微贷款业务开始渐入佳境。以小微业务著称的渣打银行在中国也开始了一段与众不同的小微旅途。
高风险伴随高利润
财务制度不健全、公司治理不完善等先天不足,使小微企业长期以来处于贷款的弱势群体,“高风险”成为伴随其成长的代名词。
“小微企业的贷款业务,如果做得好的话,是一块收益极为可观的蛋糕。”这似乎已经是很多业内人士的共识,而渣打银行也在印证着这一观点。
此前渣打银行北方区中小企业理财部华北区总监林添富曾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出这样的信息。“在盈利方面,我们小微企业的盈利非常可观,在过去的四五年,我们的盈利每年都有两位数的增长。”据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2012年上半年,渣打银行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再次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其中无抵押无担保贷款余额增长27%。
开创两小时业务圈
网点的限制无疑是整个外资行的短板,渣打银行在面对这个短板的时候,选择了自己的拓展模式。
林添富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我们的优势在产品,由于产品的设计是完全无抵押的产品,而且审批速度也比较快,加上专属团队,我们就是靠这个来赢得市场。渣打银行的中小企业团队在2003年开始创建,当时我们完全从业务方面考虑去进军这个市场。从当时的几十个人,发展成到现在600人的团队。”
“网点的限制是我们最大的挑战,”林添富说,“我们出于风险考虑,不会把产品覆盖到全国,我们扶持的小微企业都是在两小时业务圈内的。”
以营业网点为中心,周边两小时路程以内的企业,是渣打小微企业业务的着力点。“这样既避免了增加人力物力的成本,也能让优势更加集中。”林添富介绍。
高度重视风险控制
在风险控制方面,渣打银行显得尤为谨慎,“风险控制”在该行是高频词汇。
在中小企业贷款业务风险管理上,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融资审批,渣打银行建立了5CS的原则,即借款人和主要股东的品行、还款能力、信用度、企业的现金流、抵押品。渣打银行有一套科学的业务计分卡系统,包括科学的记分方式、客户经理定期拜访客户、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等,以定性、定量结合的方式确保对中小企业客户全面合理评估。
这些方法在其他市场也有实践和成功的经验。而办理中小企业无抵押贷款,除了提供营业执照、地税、国税等公司应有的证件,还要提供持股15%以上股东的身份证作个人的信用担保。
渣打银行风险控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独立性,风险管理作为独立于业务部门之外的控制部门,行使其管控职能,对银行的风险回报决策质量负责。
渣打内部的风险管理,是按照矩阵式模式来进行的。在集团总部,有一个专门的审计和风险管理委员会,这是渣打风险管理的中枢机构,该机构独立于其他业务部门单独运作,直接向董事会负责。
在渣打银行的主要业务部门,又有专门独立的风险控制部门,对本部门从事的所有业务作风险评估和监控,每项业务的进展都会伴随着一项风险评估报告,风险控制部根据该项业务所可能出现的风险作出预估并标出风险等级。
在整个风险系统的操作过程中,渣打银行还有一套相应的监控体系。根据各个操作步骤的风险,在操作系统中对不同的操作人员设置不同的职责功能。每个交易必须由至少两个不同功能权限的人员共同完成:一个录入数据,另一个授权,并根据不同授权人员的工作经验和职位,授予不同的权限。这个系统还会实时自动产生一份追踪报告,用以监控系统中发生的所有行为。
渣打银行(中国)中小企业理财部总裁顾韵婵指出,经过在多个市场的长期探索,渣打已经开发出了适合小微企业的信贷审批模式。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无论是财务报表、流动资金还是抵押物,都只是考察的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