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日报 小编: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03日
内容导读: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经济新常态下广东金融改革创新备受瞩目,广东农村普惠金融同样引人关注。
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打开新通道:发放土地抵押贷款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经济新常态下广东金融改革创新备受瞩目,广东农村普惠金融同样引人关注。
自2014年9月起,广东农村普惠金融试点工作在粤东西北地区12市、20县(市、区)全面铺开,推广农村产权抵押担保贷款,加快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也成为试点“八项行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此背景下,作为国家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昔日极具特色的“梅州模式”如今迎来了新起点。近年来,梅州不断尝试以普惠金融助力城乡统筹发展,以建设农村金融服务基础体系、推动农村金融与中小微企业的产融对接——通过这两大路径,推进普惠金融向更高层次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日前,南方日报记者再赴梅州探访农村普惠金融最新进展。
扩大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
长久以来,因有效抵押物不足导致的农户贷款难题没有得到有效改善。而就在一个多月前,梅州蕉岭农民抵押担保贷款有了新的进展。“以前贷款要的是县城的房子,想不到现在连农村的山地也可以抵押,这政策来到太好了。”获得首批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贷款的林干松高兴得合不拢嘴。
5月29日,农业银行(3.58, -0.05, -1.38%)广东分行在蕉岭进行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签约仪式,当地两家企业通过将部分流转土地的经营权作为抵押担保品,获得了47万元贷款。其中,蕉岭县科诚优质稻专业合作社的法人代表林干松,拿到了该行蕉岭支行发放的22万元贷款。
科诚优质稻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10月,由于经营效益不错,还在去年4月注册成立了家庭农场,“家庭农场成立后,急需资金来购买机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林干松说:“这笔贷款是用长潭镇白马村新车组110亩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的款,每亩2000元,不需要别的实物抵押,而且审批流程也很快,真是及时雨啊。”
与此同时,蕉岭县延源长寿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郭玉英也获得了一笔贷款。“通过抵押土地,贷了25万元,用来购买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郭玉英可是当地有名的烟叶、水稻种植大户,如今她的公司已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运作。
记者了解到,想要通过农村产权来做抵押担保贷款的门槛其实并不高。只要具备了一定生产经验和经营规模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土地经营权不存在争议,不改变农村土地用途,就可以向农行申请办理抵押贷款。
截至目前,梅州蕉岭已有3例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贷款,贷款金额为77万元。
作为全国33个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之一,梅州蕉岭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方面,一直走在全省前列。截至2014年底,该县共10.78万亩农村土地完成确权登记,颁证率达到98%;并成立省内首家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并出台相应操作规程,来规范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行为。
农业银行广东分行副行长黄藤江表示,随着确权工作的完成,蕉岭县农户迎来了新的融资渠道。接下来,广东农行将借助蕉岭支行成功试点的示范效应,结合各市县农地改革的实际,在广东全省范围内成熟一个推广一个,计划争取今年在全省范围内为4000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
模式
打造金融服务农业新模式
梅州市金融局副局长丘海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没想到会有商业银行主动参与到蕉岭的土地产权抵押担保贷款中来,这也让我看到了市场的作用,可见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可为的空间还很大”。
事实上,长久以来农村面临的金融服务薄弱,农户与金融机构严重脱节等问题,不仅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更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此,近年来梅州市一直在着力打造农村金融服务基础体系,从农村信用体系和金融服务基础设施两个方面入手,搭建农村金融对接新平台。
2011年,梅州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地市级征信中心,各县(市、区)成立了征信分中心,研发了采集、评级、授信“一体化”的农户信用信息采集与评级的梅州特色农村信用体系。
“政府依托乡镇村委会的力量,通过村委会成员去采集农户信息,并通过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来调动村委会成员的积极性”,人民银行[微博]梅州中心支行行长李新耀表示,根据不同的信用评级给予不同的贷款授信等级,有效缓解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同时还提升了村民道德水平。
据介绍,人行梅州中支自主研发的梅州市农户征信系统指标,涉及了农户“家庭概况、种养情况、信贷记录和社会评价”等方面,目前已入库78万户农户信息,覆盖全市91%农户,累计发放农户贷款达到99.28亿元。
彼时,依靠信用体系的建立,借梅州创建全国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及落实粤东西北农村普惠金融“八项行动”的东风,梅州市也积极探索了一条以农业协会为纽带,以产业为链条,以信用为保证的金融服务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的新模式。
据丘海明介绍,大黄村以种植柚子为产业,年产柚果1800万斤,全村550户村民,90%以上都参与种植和销售柚子,其产品“金柚”畅销国内主要城市和东南亚、新加坡等地。
“2012年客家村镇银行进驻该村时,人均收入一年只有8000元左右,现在已达到一年1.6万元。”客家村镇银行董事长李东强对记者说,目前大黄村550户中有10%的农户,就是通过他们银行发放的信用贷款,发展柚子产业,这部分农户人均年收入已超过2.4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客家村镇银行已在大黄村累积发放贷款1200万元,村民还贷信用良好,不良贷款率为零。
“自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以来,农村金融生态已在持续改善,截至2014年底,全市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已比2013年底下降了2.1个百分点。”丘海明指出,信用体系的建设,不仅降低了农村的不良贷款率,还撬动了农业贷款,使全市农贷余额有较大提高,洼地效应逐年增强。
分析
探索土地集约新途径
在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梅州市也在努力把农村综合金融服务送到农民家门口,让农户足不出村就能够享受到基本的金融服务。乡村金融服务站、助农取款服务点、全省山区市首家村镇银行——梅县客家村镇银行开设等,也使当地新型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变得更加完善,为当地服务“三农”经济注入新鲜血液。
通过开展金融服务示范村建设,也已实现了将现金、支付、信贷、征信等七大金融服务送下乡,如农行梅州分行为农户上门激活二代社保卡,客家村镇银行将“流动银行”车开进偏僻山村。
2014年梅州金融服务体系再添新成员,新开各类机构12家,全市社会融资规模达到110亿元;各项贷款同比增长16.06%,连续6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数据显示,梅州综合运用支农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近3年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再贴现10.79亿元,有效缓解支农资金不足问题。
尽管在普惠金融改革创新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部分农民也得到了实惠,但农村普惠金融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众所周知,农村金融需要进行改革创新的恰恰是处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除了财政薄弱,金融力量也有限外,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服务成本高效益低,基础薄弱投入大,风险大见效慢,这些也都是农村金融服务的痼疾。
另外,尽管梅州目前已在农村产权贷款方面迈出了较大一步,但摆在当地主政者面前的难题还不小。丘海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坦言,受制于农村土地碎片化,目前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全面推开还尚有难度。
“首先,农村很多单个农户的土地比较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做抵押获取的贷款也相对较少,大多数农户对几千块钱的贷款需求并不大,”丘海明告诉记者,另外还有一些新型农业主体的产业化经营涉及的土地较多,但由于无法确权,也不能进行贷款。
“目前我们也正在探索如何利用村级经济合作组织,或通过农村经营主体自主地将农村土地集约、整合起来,进而发挥土地抵押担保贷款的融资功能,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丘海明说。
我爱卡(www.51credit.com) 是,银行授权信用卡申请合作网站,安全、便捷、高效!申请信用卡请访问我爱卡网在线申请通道://cc.51credit.com/
更多信用卡优惠、服务信息尽在我爱卡客户端 猛戳//www.51credit.com/phone.html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