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徐瑾 小编:相里诗卉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08日
内容导读: 自从7月20日央行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以来,各界一致看好,认为能使银行提供更低水平的贷款利率,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不过,两个多月过去了,期望中的各家银行调低贷款利率的新闻并没有出现,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没有出现明显转机。
自从7月20日央行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以来,各界一致看好,认为能使银行提供更低水平的贷款利率,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不过,两个多月过去了,期望中的各家银行调低贷款利率的新闻并没有出现,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没有出现明显转机。
这两个多月里,信贷市场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潜流暗涌。新政从出台到实操,中间有个缓冲时期,因而这两个月各家商业银行尚未亮出下调贷款利率的举措。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后,商业银行调低贷款利率的新闻没有如期出现,贷款利率提升和额度紧张却成为热门话题。不少银行取消利率优惠,有的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上浮达100%。
背后有什么玄机?从银行角度来看,至少有4点值得注意。
首先,降价空间有限。当前各家上市银行平均资金成本一般在3%左右,如果加上管理成本、风险成本等因素,资金综合成本在5%左右。而相应的半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5.6%,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6%,1-3(含)年的利率为6.15%,这意味着即使一笔银行贷款零利润,下浮的空间应该在20%左右。
如果考虑到很多银行的短期行为,比如临近考核季发行吸储类理财产品,提高各档次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等等,实际的资金成本会更高。事实上,能上市的基本都是大银行,众多没有上市的城市中小银行平均资金成本只会比上市银行更高。而从以往银行的实际操作来看,根据中国货币政策2013年第二季度执行报告,6 月份,一般贷款中执行下浮、基准利率的贷款占比分别为 12.55%和 24.52%,执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为 62.93%。下浮利率的占比仅仅一成出头。
第二,贷款额度紧张。银行都有上半年大放贷的习惯,以涉房贷款为例,央行数据显示,上半年金融机构新增房地产类贷款1.3万亿元,同比多增7326亿 元,增量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27.1%。对比2012年全年,金融机构房地产类贷款增加1.35万亿元,这意味着今年上半年的涉房类贷款几乎与去年全年相当。
不过今年比较特殊,今年以来的钱荒折射出银行表外资产的期限错配的症结。由于银行大量发行理财产品,而期限往往都是一年以下的产品,这些资金却被用于长期的项目,当资金紧张,如果新的理财产品发行出问题,就会出现理财产品的兑付问题。如果项目后续资金无法跟上,最终导致项目延缓、下马或失败,资金的安全会出现问题。为了避免理财产品出问题,不少银行通过扩张表外资产,大量发行理财产品,不惜资金错配。
在以前,这种操作没什么问题,但3月28日, 银监会公布《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8号文),8号文不仅整顿了非标债权资产扩张,也对理财产品资金池运作模式严格限制,要求商业银行应实现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标的物)的对应,做到每个产品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银监会对银行处理此类理财产品给出的时间节点是 2013年底前。过早地消耗贷款额度和监管机构的严厉监控,使得银行的信贷资金捉襟见肘,至于利率优惠,更是难以提起。
第三,小微企业议价能力较低。无论是从国外经验还是实际情况,贷款利率自由定价期间,大企业的议价能力更强,企业的融资成本会下降,中小微企业在银行面前议价能力太弱,拿到基准利率已经算是大幅优惠。对银行而言,大型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带来的收益,显然不可同日而语。对客户经理而言,每年不断上涨的业务压力,也迫使他们寻求大型企业贷款,与中小企业相比,大型企业因其财务等各项指标更加规范,贷款流程更顺畅,耗费的精力也相对更少,对于完成任务指标也更为有利。小微企业虽然利率较高,但单笔贷款的成本高,如果利率再下浮,其中的利润无疑受到很大侵蚀。
第四,缺乏有效竞争。虽然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达3747家,但从1996年民生银行(9.52, -0.04, -0.42%)成立算起,17年间一直未见第二家民营银行诞生。长期以来,国有或国有控股银行依靠牌照垄断以及利差垄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也对改革失去了动力。要打破这种基于牌照控制的行政性垄断,并非仅是让民营资本进入银行就可解决问题的,而必须对整个银行业市场准入制度进行重大改革。
当前,中国储户一年的存款利率最高只有3.3%,略高于官方公布的通胀率。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短期实际影响不大,但表明了利率市场化推进的决心——存款利率管制放开是必然趋势。乐观地预计,这个节点将在半年到一年内来临。
多家银行官方授权申请渠道不泄密、审核快、服务全!欢迎访问我爱卡网信用卡在线快速申请通道: //cc.51cred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