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日报 小编:相里诗卉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4日
内容导读: 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截至2012年,聊城市农民人均收入达到8872元,是2009年的1.6倍,年均增长20%。这20%增速从何而来?
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截至2012年,聊城市农民人均收入达到8872元,是2009年的1.6倍,年均增长20%。这20%增速从何而来?
从2009年起,聊城在全省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其中的一个基本立足点就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计划实施三年多来,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加速了聊城农业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土地流转转出396个家庭农场
在开发区顾官屯镇兴隆家庭农场里,7000多只鸡鸭悠然自得地觅食,20亩的池塘里鱼儿尽情嬉戏,这个总面积300多亩的家庭农场,带动了20多人实现就业。在聊城,像这样的家庭农场已达396个。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是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下,经营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经营组织,主要包括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聊城在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鼓励农民开展土地流转,建立了县级有土地流转市场、乡镇有服务中心、村级有服务站点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农户家庭承包土地流转面积74.45万亩,农业专业大户达1653户,家庭农场达到396个。
在农业龙头企业培育方面,市财政每年列出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用于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同时鼓励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采取兼并重组、参股收购等方式,构建全产业链,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带动龙头企业整体水平提升。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450家,主营业务收入815亿元,是2009年的2.1倍。
年交易额过亿元市场达23处
实现农业增值增效,首先要解决农产品“销”的问题。聊城以实施《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为抓手,对重点产业、优势产业,逐步完善产前、产中、产后和相关服务在内的链条,努力构建完整的产业体系,使农业更深地对接市场、更好地适应市场。
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农产品市场建设力度。聊城规划建设的占地4800亩的聊城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已建成202万平方米,100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即将开业。同时,分期分批对全市现有的131家中心批发市场进行改造升级,在全市上下逐步建立起龙头市场、专业市场、超市、物流相结合的新型市场流通体系。目前,全市年交易额过亿元的农产品市场达到23处。
4060个村庄受益农业科技
长期以来,技术薄弱一直是制约聊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如今,全市共有2474名科技特派员和24个法人科技特派员单位扎根在农村经济第一线,与农民建立利益共同体362个,覆盖4062个村庄。
聊城加快构建以政府公益性机构为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服务公司为骨干、农民合作组织为基础、其他社会组织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特别是在科技服务方面,突出抓好市农科院、冠丰种业等一批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发展,建立了国家级农作物种质实验室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玉米、棉花、小麦三个综合实验站,优质小麦、高产玉米、转基因抗虫棉、生物技术走在了全省前列。
针对制约农业发展的资金问题,聊城鼓励各金融机构不断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支持力度。2012年,全市农村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472.9亿元,占全部涉农贷款的54.1%。
多家银行授权申请渠道不泄密、审核快、服务全!欢迎访问我爱卡网官方在线信用卡申请通道://cc.51cred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