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西晨报 小编:相里诗卉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8日
内容导读: 全国首创新农村个人住房贷款、住房建设项目贷款,创办全国第一家直接服务农户的担保公司,推出村级融资担保基金……作为全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三明市沙县一系列金融创新,给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全国首创新农村个人住房贷款、住房建设项目贷款,创办全国第一家直接服务农户的担保公司,推出村级融资担保基金……作为全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三明市沙县一系列金融创新,给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村级融资担保基金,贷款非常快捷,不用任何抵押,只需2天贷款就放下来了,解了我们农户燃眉之急。”今年4月中旬,沙县凤岗街道西郊村村民王添财从信用社拿到了10万元贷款,成为该村村级融资担保基金成立后的第一批受益人。
沙县农村金融改革不断创新,惠及众多农户。截至今年3月末,沙县涉农贷款余额达94.35亿元,同比增长19%。
有了信用证贷款不再难
沙县小吃风靡全国,经营者多半是农民,所以沙县农村金融活动十分活跃。2011年12月,沙县被列为全国6个农村金融制度改革试点之一。去年6月,试点正式启动。
“推进农村金融改革,首要是创新金融体系。”沙县纪委书记林昭闹说,围绕建立多形式担保模式、激活区外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沙县大胆探索。
去年6月以来至今,沙县农村信用社启动农户信用档案建设及信用等级评定工作,高桥镇官庄村、青州镇涌溪村、高砂镇渔珠村、西郊村等52个村先后成立村级资产担保基金,每个家庭入股2万元,按信用评级从信用社贷款,解决农民发展生产和创业致富的资金问题。信用等级3A就可以贷款5倍。
目前,沙县已为农户建立经济档案共50387册,并完成信用等级评定。农信社对3B以上农户授信46379户,授信额度19.29亿元;贷款农户5063户,贷款余额13.98亿元。
“有了3A信用等级,创业筹资就和直接从银行取钱一样方便。”西郊村村民黄青财从村级融资担保基金贷了10万元,筹划用这笔钱开小吃店。他说,开一家小吃店要10多万元,村级融资担保基金的成立,激发了更多沙县人创业的梦想。
据西郊村村主任官光清透露,村级融资担保基金很受村民们欢迎,成立不到10天,就有50多户申请入户,51户贷了款。
信用评定成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沙县各类信用载体获得银行机构授信2.75亿元,累放贷款1.87亿元。
林权证变“绿色信用卡”
沙县森林资源丰富,林地面积221万亩,如何让青山绿树变成金山银山?沙县率先开展林业投融资改革试点,通过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和订单农业贷款,使林农手中的林权证变成一张张“绿色信用卡”。目前已累计放贷约6亿元,惠及数万户林农。
“林、地等资源也可以变为‘绿色银行’。这几年,村级融资担保基金及林权抵押贷款让众多农户获得了实惠,手中有了周转资金,心中就不慌了,而且利息低。”高桥镇官庄村村民张万炎从村级融资担保基金贷了10万元,他经营100多亩苗木,如今苗木畅销,让他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农村住房可“按揭贷款”
为满足农村住房融资需求,解决贷款抵押难题,农行沙县支行在全国率先推出新农村住房集体建设项目贷款和新农村建设个人住房贷款,突破农村住房无法抵押、农户贷款方式受限两大瓶颈。
沙县高桥镇明洋山新型社区居民朱仕贵与人合资创办了天台山农牧合作社,主要从事家禽和名贵鱼种养殖。生意顺风顺水,朱仕贵决定用自家价值45万元的小别墅抵押贷款,扩大养殖规模。但因为房屋土地所有权是集体的,不能用于抵押贷款。2012年6月,沙县推出农村住房抵押贷款,朱仕贵顺利贷得15万元。
新农村建设个人住房贷款的推出加快了沙县城镇化建设步伐,其西郊、大洲成了闻名八闽的“美丽乡村”。据悉,农行福建分行为沙县西郊、大洲等“拆迁安置小区”项目授信3500万元,已实际发放新农村建设个人住房贷款178户、2325万元。村民购置住房可以获得最长期限10年、最高额度20万元的个人住房贷款。
多家银行官方授权申请渠道不泄密、审核快、服务全!欢迎访问我爱卡网信用卡在线快速申请通道: //cc.51cred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