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小编:商爱芬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23日
内容导读: 几乎是不约而同,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独立展开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小贷行业的窘态毕现。
小贷“鸡肋”诊治报告
几乎是不约而同,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独立展开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小贷行业的窘态毕现。
全国8673家小贷公司中越来越多出现利润率下降或亏损,股东投资资金减退,甚至主动或被迫关停。
小额贷款公司,曾一度备受民间资本追捧,在经历10余年发展后,渐成鸡肋。
银行几乎把小贷列入其信贷资金刚性进入名单。Choice终端数据显示,已披露2016年年报的6家新三板挂牌小贷公司中,一半利润发生下降,其中部分净利润下滑超五成。
不管行业人士还是专家学者,各界相对统一的是,对于小贷行业的发展与困顿现状已经到了必须“诊治”的时刻。 (编辑:李伊琳)
一位地方金融系统监管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小贷公司经过多年发展,确实到了发展新阶段和要梳理的时刻,虽然一直以来各方也都有很多不一样的意见和建议,也有的小贷发展模式在市场上是具有生命力的。
一度备受民间资本追捧的小额贷款公司,在经历10余年发展后,渐成鸡肋。
全国8673家小贷公司中越来越多出现利润率下降或亏损,股东投资资金减退,甚至主动或被迫关停。
Choice终端数据显示,已披露2016年年报的6家新三板挂牌小贷公司中,一半利润发生下降,其中部分净利润下滑超五成。
即使是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小贷公司业绩也不容乐观。3月21日,在港上市的佐力小贷(06866.HK)发布2016年业绩,股东应占溢利与上年持平为1.46亿元,而在2015年其净利的同比增幅还有56.41%。
各公司财报中对于营收减少的原因分析都大同小异:经济的下行超出预期,信用环境也日趋严峻,银行金融机构和小贷公司深受影响,不良贷款大幅度增加等。
杭州市小贷协会会长、浙江理想小贷总经理唐新民近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据他观察,目前行业内至少有1/3的小贷公司问题较为严重经营惨淡甚至亏损,但也有1/3的小贷公司比较稳健,另外1/3则处于中庸水平。
一位地方金融系统监管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小贷公司经过多年发展,确实到了发展新阶段和要梳理的时刻,虽然一直以来各方也都有很多不一样的意见和建议,也有的小贷发展模式在市场上是具有生命力的。
浙江小贷年减资金37.88亿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权威数据,2016年度浙江全省已开业小额贷款公司341家(含宁波45家),同比减少三家;注册资本金总额为651.35元,同比减少4.96%。融资余额50.72亿元(其中银行融资35.07亿元),同比减少20.68%;可贷资金规模776.98亿元,同比减少7.07%;贷款余额为725.5亿元,同比减少9.18%;户均贷款余额111.04万元,同比增加1.75%;平均年化贷款利率13.78%,同比减少11.15%。
2016年浙江全省新增设立小贷公司1家,试点取消4家;增资扩股0家;全省共减资56家(含宁波3家),减资金额共为37.88亿元(含宁波1.7亿元)。
以上数据显示,浙江省的小额贷款公司放贷利率和盈利能力以及注册资本和融资余额、可贷资金规模、贷款余额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从盈利情况来看,截至2016年12月末,浙江省小贷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0.51亿元,上缴营业税和所得税6.49亿元,实现净利润9.19亿元,拨备金额89亿元(其中包含宁波12.59亿元),拨备金覆盖率27.73%。
从2012年到2015年的数据对比来看,高峰期在2014年,全省共有小贷公司344家,年底贷款余额911亿元,此后便开始进入下降通道。2015年小贷公司变成了343家,年底贷款余额下滑至798.86亿元。
对于浙江小贷行业2016年放贷余额大幅度下降的原因,唐新民表示,最重要的原因是金融机构的刚性收贷,去年很多银行把小贷行业刚性地列为禁入行业,导致全行业可放贷资金减少,其次是由于风险的暴露,经营者主动收缩,第三是经营不善,资产越来越差,收息的资产在减少。
“总的来说,浙江小贷行业在全国来看,无论是政府监管、小贷经营还是比较健康的,亏损面据我观察在15%左右,大多是近几年新设的小贷公司,没有积累,急功近利急着放贷造成的,”唐新民分析,“至少一半的浙江小贷公司还在不断创新和解决问题,现在是谷底,预计行业数据会在三五年之后再上去,后续发展会更稳更健康,整体行业来说还是比实业要好很多。”
小贷的发展逻辑
对于小贷公司的定位,唐新民认为,“小贷行业是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的补充,我们总结的目标客户是信贷需求量在10万到30万的客户,再大的银行会来抢,再小的比如几万块几千块的,由于线下调查的放贷成本较高,我们也基本不做。”
跟银行直接竞争,小贷公司虽然有很多方面处于劣势,但小贷公司也有些自己优势,比如资金定价灵活,利润比较高,效率更高也迎合了部分市场需求。
唐新民表示,随着年轻人成为主流信贷人群,他们更偏好于互联网、移动端,因此他所在的理想小贷2017年设立互联网金融事业部专注线上线下融合,比如和元宝铺合作,移动端APP和线上风控体系的建设等分别属转型突破点。
但是他同时认为相对较大金额的贷款,比如十万以上仍需线下风控支持。因为线上数据的覆盖维度并不能100%还原对一个主体的判断,线上可以覆盖支付、消费习惯,但是对主观意识的判断、经营理念、思维习惯还是很难通过互联网来实现。
“因此我们认为还是要互联网跟传统手段线上线下相结合,更有利于风险的把控。目前我们对小额借贷10万元至30万元的借款需求,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唐新民表示。
事实上,开始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小贷公司已经有不少。
元宝铺创始人兼CEO陈瑞贵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除理想小贷外,浙江佐力小贷、义乌市惠商小贷、宏达小贷也均与公司有合作。元宝铺为他们提供金融产品定制、IT定制、数据定制和风控定制等全业务周期信贷解决方案,包括用户端APP定制和后台管理系统搭建,并通过自动化取数及数据化风控的方式,获取商户的经营情况、交易流水及订货信息等数据,根据需求建立相应的风控模型,对商户经营状况进行信用评估并输出相应评估报告。
陈瑞贵表示,随着小贷公司对资产端的不断创新以及对市场的不断细分,走上数据化信贷之路是必然趋势,优化信贷流程、提高效能,降低运营成本,才能让小贷业务获得更大的盈利空间。
突围方向:消费和信用
对于小贷行业未来的发景,唐新民看好消费和信用这两个领域。比如理想小贷今年会设置消费金融事业部,专注细分消费市场
“这些高收入的人群其实对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敏感度更高,也拥有常人没有的投资渠道,只要其手上资金有收益比从小贷公司借贷的成本更高的使用渠道,都愿意借贷。”
另外就是信用贷款将会越来越流行,“我们未来希望能完全摈弃银行传统的资产抵押放贷的方法,更多偏向纯信用贷款。比如我们在研究家庭幸福指数贷款和个人幸福指数贷款,幸福指数越高的人信用就越高,我们就可以给予信贷支持。中国建设信用社会的力度越来越大,违约的代价越来越大,只要做到跟国外一样让失信者寸步难行,信用贷款大有可为。”唐新民称。
小贷公司的出现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2008年开始全国试点的一个背景就是监管层希望通过小贷公司将原来处于地下的民间高利贷阳光化,并引导至实体经济。
唐新民表示,在民间资本阳光化和民间借贷成本下降方面,小贷公司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就我所在的余杭区而言,过去民间借贷等高利贷比较泛滥,但在2010年之后民间借贷就很少了。”
但他也坦承,近几年小贷行业井喷式的增长,也是一种不健康的发展。行业飞速发展背后存在监管缺失、贷款目标偏离、贷款利率过高等问题,从去年开始出现减少注册资本、压缩融资规模甚至破产倒闭的现象,这意味着小贷行业进入优胜劣汰时期,两级分化会越来越快,差距也会越来越大。经营规范、定位准确的公司会成为多层次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小贷公司关停和撤资潮,唐新民表示有大环境和政策的原因,但更多是股东和经营者对行业的把握程度欠缺导致的,因此小贷公司法人机制完善非常重要。
很多小贷公司的股东都是传统制造业等实业公司,加上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刺激经济,资金容易放出去,利率也高,小贷公司盈利能力就显得强。加上他们还停留在管理制造业、商贸业的思维来管理金融企业,导致股东干预会非常多。因此很多小贷公司出现问题都是由于大股东干预下的资金投放冲动,速度过快,导致贷款过于集中,单个金额比较大,风控标准放得比较低,因此经济开始下行期的时候原来粗放型的投放下坏账就集中爆发了。
当然不良率集中爆发也不止是小贷公司,整体银行业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