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制晚报 小编:秦菲菲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02日
内容导读: 最近,不少市民的微信朋友圈里开始发送着这样一条信息:“人民银行个人征信数据T+1项目将于2015年6月1日正式上线。逾期一天,哪怕一分钱,都要被人行征信列入黑名单。”记者发现,这条消息去年就在社交网络上疯传。
最近,不少市民的微信朋友圈里开始发送着这样一条信息:“人民银行个人征信数据T+1项目将于2015年6月1日正式上线。逾期一天,哪怕一分钱,都要被人行征信列入黑名单。”记者发现,这条消息去年就在社交网络上疯传。
记者上午从央行相关工作人员处获悉,央行征信中心此前已对此消息作出回应,称该“传言”曲解了征信服务内容。
传言
征信系统上线
逾期还贷就上黑名单?
这几天,市民田先生看到微信朋友圈里传出一条关于征信的消息,称“人民银行个人征信数据T+1项目将于2015年6月1日正式上线。逾期一天,哪怕一分钱,都要被人行征信列入黑名单。贷款信息隔日即上征信,银行原有3天宽限期也将统一取消。特别提醒:征信信用不良人员,车贷房贷出国签证,飞机高铁五星级酒店,高消费与你绝缘,情节严重者不但影响你的一生,也会影响你孩子一生的命运!”
“这个消息好像之前在哪见过,不知道真假。”田先生告诉记者,他觉得这条消息可疑,为什么去年上线的系统,今年又有“新内容”了呢?
回应
征信系统不是“黑名单” 对数据不做评价
记者浏览发现,这条消息其实不新,去年就有流传。而认证为“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官方微博”的“央行微播”也发布了央行征信中心对此做出的回应,称该消息曲解了征信服务内容。
目前的个人信用记录主要记录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并以信用报告的形式向本人提供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是个人信用历史的客观记录,记录个人借债还钱、合同履行、遵纪守法等信息,既有按时还钱的正面信息,也有不按合同约定还款的不良信息。征信系统为个人积累信用财富,促进解决信用交易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征信系统不是“黑名单”。
按照《征信业管理条例》,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接收从事放贷业务的机构按照规定提供的信贷信息。个人征信数据“T+1”项目是个人征信系统的一种信贷信息采集方式,该项目已于2011年4月15日正式上线。大部分放贷机构在个人信贷数据发生变化的次日就会报送到征信系统。征信系统对放贷机构报送数据进行客观匹配整合后,更新到个人信用报告中,不做任何评价。
不良信息有保存期限 如还清5年后将删除
按照条例,不良信息指违约信息、欠税信息、法院和行政处罚信息。因此,只要违约就算不良,例如逾期1天即为不良。征信系统对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如果有了逾期记录,也不必过于担心,用户拥有重建信用的权利,只要还清欠款,不良记录将在还清欠款之日起保存5年,5年后该不良记录将被删除。
另外,金融机构对于信用卡还款一般有1至3天的宽限期。一般信用卡持卡人在每月还款日之后的宽限期内还款,信用记录可不被金融机构报送至征信系统。但各发卡机构对宽限期的政策不同,部分发卡机构宽限期内还款也会记为逾期。请详询相关机构,准确了解并谨慎使用宽限期,避免产生不良记录。
拥有不良信用人员与“失信被执行人”不同
回应称,关于“征信信用不良人员不能乘坐飞机、高铁、入住五星级酒店”的说法与实际不符。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限制高消费,如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等,是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央文明办、公安部等部门合作建立的联合惩戒机制。最高人民法院对“失信被执行人”有明确的界定,与拥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人员不同。关于是否被认定为“失信被执行人”,需咨询当地人民法院。
更多精彩原创内容、卡友申卡、玩卡技巧攻略分享,请关注我爱卡微信订阅号《aicredit》或访问m.51credi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