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文化报 小编:范欣欣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03日
内容导读: 近日,全球最大的电影完片担保公司,美国电影金融公司(FFI)在上海成立中国分公司,宣布专注于将电影领域的担保业务模式引入中国,同时助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好莱坞完片担保:进驻中国恐“水土不服”
近日,全球最大的电影完片担保公司,美国电影金融公司(FFI)在上海成立中国分公司,宣布专注于将电影领域的担保业务模式引入中国,同时助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众所周知,完片担保模式在欧美等成熟电影市场已经被广泛采纳,几乎成为好莱坞电影产业的“灵魂”。但对于中国电影市场来说,完片担保还是一个全新概念。
何为完片担保
完片担保最早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初的好莱坞片场,其作用是担保一部电影或电视制作,能够按照预先对作品形态的基本约定,在预定时限及预算内完成拍摄,并送交发行方。电影完片担保是国际间通行的一种影视与金融行业之间的中介服务,可以说是制片公司、投资商、发行商之间的桥梁。
由于完片担保在电影产业领域承担着降低投资风险的任务,因此其对专业化程度要求很高。完片担保机构不仅要充分掌握影视生产流程,还要对剧本质量、资金筹集、主创人员能力素质、制片方操控能力、后期发行收益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评估,对影片制作过程进行监控,及时监督控制财务状况。
基于这些职能,完片担保公司实际上是保险公司的一种,主要的担保公司都是大型保险公司旗下的子公司。比如国际电影担保公司,该公司拥有业界最大的投保额,受保影片保金最高可达1亿美元。这家专业度很高的担保公司是消防员基金保险公司的子公司。
而此次进驻中国的美国电影金融公司(FFI)是全球担保量最大的电影完片公司,每年完成对230部电影的完片担保。自1950年成立以来,该公司已经担保过《国王的演讲》、《雨人》、《诺博士》、《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等7000部影片。谈到该公司承担的具体业务,FFI全球总裁史蒂夫·兰瑟霍夫风趣地解释道:“拍电影缺钱?带上100页A4纸,我们谈谈。”
完片担保在中国
2014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296.39亿元,同比增长36.15%,而2014年全球电影票房达375亿美元,中国占13%,位居第二;尤其是在全球票房增长的16亿美元中,中国贡献增量的75%,已成全球票房增长主引擎。尽管电影票房增速很快,但行业内对完片担保制度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国内基本电影保险业务的缺失,导致完片担保行业在国内的发展还处于空白阶段。
这也是FFI选择此时进驻中国的原因。在史蒂夫·兰瑟霍夫看来,“虽然中国迟早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影产业国,但现在这里的完片担保理念尚在‘襁褓期’。”
而从近几年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市场化的推进,民营资本和外资的介入,使得电影产业迅速发展,产量和规模空前增长,对资本有着海量的需求。在这样的形势下,金融业与电影业的对接已不可避免,那么是否可以认为,完片担保在中国发展的时机也随之到来了呢?
对此,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铁东认为,完片担保机制需要建立在一个成熟的产业基础之上,而中国电影产业结构还不健全,还不具备能够使完片担保机制存活的产业环境。“由于电影各环节包括技术、发行、营销等都已从海外进入中国这个大市场,完片担保作为其中一环,怎么可能偏安一隅?美国金融公司选择进驻中国,不过是将中国电影市场视作掘金之地,将中国变为新的开发领地而已,并非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成熟到了需要完片担保制度的程度。”周铁东告诉记者。
此前,虽然也有少数几部影片采取过完片担保这一制度,并出现了相关的担保公司,然而完片担保却一直没有成为业界的成文惯例或制度。
周铁东也向记者回顾了几年前他试图将完片担保机制引入国内的经过,然而通过实际对中国电影市场的考察发现,中国还不具备完片担保制度落地的政策条件和发展环境。这让周铁东对此番完片担保模式的引入不无担心,或许完片担保制度只会停留在概念层面,但他希望此番引入能够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结构的不断完善。
解决“水土不服”需一系列配套机制
尽管完片担保已经在英美等国的影视行业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和推广,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运营机制,并且完片担保也被不少业内人视为中国电影真正走向工业化的重要一环。但要在国内推行完片担保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周铁东认为,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版权问题。在好莱坞,一旦完片担保公司介入电影项目,公司专业人员会从剧本、主创、预算明细、工作进程表、导演台本等多方面预审,提出意见。“然而在国内却缺乏一种机制或者是检索系统来确保某一项目的知识产权是清晰并且不存在问题的。国内在电影版权方面尚存在剽窃、抄袭等诸多问题,那么一个外国公司如何确定所担保的项目不存在版权上的纠纷呢?”周铁东表示。
“其次,完片担保制度落地难还因国内缺乏健全的保险机制。”周铁东说。这里所指的保险机制,不仅包括保险产品的完善,还包括制片人一定会给电影买很多保险这种正确的消费习惯。比如像基本保险即所说的基本要素保险,包括保障导演、制片人、演员等生病、意外等情况发生后造成影片拍摄的延误,或者是由于车坏了、镜头碎了等情况导致的影片拍摄延误所产生的损失。
另外,周铁东认为,完片担保机制还涉及完备的劳务系统的启用。“要知道,在美国成熟电影产业环境下启用的是工会劳务,存在完备的劳务合同,而在中国是没有的。这些机制的缺乏会导致完片担保项目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难以为继。”
实际上,早在去年第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电影界专业人士就以“完片担保——影视金融产品本土探索”为话题全面探讨了完片担保这一国际通行模式在中国本土化运作的可能性。当时,导演唐季礼表示,完片担保对电影工业标准化的要求极高,一旦涉足,将是一个系统改造。并且,在上海盛万影视文化公司总裁何晓秋看来,“中国电影业在‘完片担保’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障碍有三点:第一,信息透明度差,很难得到一手信息。第二,缺乏过程管控能力,资金进来后怎么流向、怎么分配、进展到哪一阶段,无法及时掌握。第三,非市场化风险。”
由此可见,未来,如果能建立以完片担保体制为保障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的保险机制、版权甄别体统等一系列配套机制,那么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进一步提升,乃至整个产业链条的完善,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延伸阅读
完片担保有一个显著的优势:他们对于影片没有任何政治或者艺术上的干涉,因此他们能够从一个纯商业的视角(而非创意视角)来评估影片的拍摄过程。也因为他们对制片流程拥有极为丰富的评估经验,即便最优秀的制片人也无法与之相比。毕竟完片担保公司所掌握的有关实际拍摄、演艺人员和全球各地的费用支出的资料都是第一手的。
而对于那些内部资料不完备的人员,担保公司也能够通过他们强大的信息网络和可靠来源获取这些情报。这种对制片方的协助一般不单独收取费用,反正担保公司自己也需要对主创团队进行风险评估。对于一部电影的决策者来说,这些建议极为有用。制片方在做决定之前,最好充分利用这种信息优势,以确保决策行之有效,同时可以节省调查时间和动用人际关系的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完片担保对于制片方来说是有益无害的。他们精细的业务内容会确保制片计划可行,经常还会使计划得到优化。越早邀请担保方介入,利处越多,能够精简前期制作的过程,包括人员评估、担保评估和银行业务。透彻理解并有效利用完片担保,能够使担保方为制作过程提供连续的、有益的帮助。
上文提及的担保公司就是电影金融公司(Film Finance)。这家公司由英国伦敦劳埃德保险社所有,总部设在伦敦,业务最活跃的办事处则在美国洛杉矶。该公司是在1947年至1949年英国电影制作业遭遇到资金危机之后出现的。在此期间,因为在一些电影的制片过程中出现大规模的损失,使得一部分英国电影公司立即终止了对正在拍摄项目的资金供应,转而将重心放在发行代理业务上,电影制作环节的资金供给出现枯竭。
与此同时,为了缓解电影行业的资金压力,英国政府设立了国家电影投资机构,但仍然要求独立制片人必须要从银行那里筹集到70%的预算,才能从国家电影投资机构那里拿到其余的资金。当独立制片人在面对银行时,银行便对制片环节资金使用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样一种新的电影融资体系,完片担保作为新兴的风险控制模式,随之应运而生,成为英国电影金融公司的主营业务。在20世纪60年代,当好莱坞电影公司开始将制片资金转投到英国以及其他欧洲项目之时,电影金融公司逐步开展国际化业务。
我爱卡(www.51credit.com) 是,银行授权信用卡申请合作网站,安全、便捷、高效!申请信用卡请访问我爱卡网在线申请通道://cc.51credit.com/
更多信用卡优惠、服务信息尽在我爱卡客户端 猛戳//www.51credit.com/phone.html 下载